近日,居住在襄阳市荆州街社区襄阳宾馆家属院的居民惊喜地发现,小区新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智能道闸系统、云监控系统,还重新规划了停车位,小区环境变得既干净又整洁。
小区居民幸福指数的持续上升,得益于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扎实开展。
今年以来,荆州街社区党委牢固树立“共同缔造”理念,积极发挥“大党委”基层党组织作用,引领推动辖区党员、社会组织及爱心居民等共同参与社区建设,使社区焕发新活力。
“三方共治”凝聚治理合力
今年5月,荆州街社区襄阳宾馆家属院原物业公司,因种种原因向社区提出退出小区物业服务管理。物业公司退出后,小区物业过渡问题如何解决?这在小区居民中炸开了锅。
“解决好小区物业过渡期间的垃圾清运和环境卫生,是当前的头等大事。”社区党委书记郑梦洁立即召集社区、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共同制定了《小区管理过渡临时办法》,并积极向居民们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很快,小区142户居民垃圾清运及公共照明的费用全部收齐。
第二天凌晨5时,郑梦洁就带领社区干部、小区党员、业委会成员和居民志愿者,冒着大雨对家属院进行了彻底的清理整治,小区又恢复了往日的干净。
过渡期间的问题解决了,但不是长久之计。是选择引进新物业公司,还是采取居民自管?
郑梦洁经多方咨询,寻找到一家每平米物业收费为0.3元,还能实现小区智慧化管理的物业公司。她立即组织召开业委会,与小区党员、居民代表共商共议。
在小区业委会的主持下,大家共同对引进物业公司、居民自管这两种方式进行了初步匡算。两者一对比,居民们心里自然有了底。随后,业委会对新物业公司资质进行审核和考察,最终建议选聘0.3元/平方米的物业服务公司进驻。
经过招聘公布、会议投票等程序,目前新物业公司已正式进驻小区,并迅速将智能设备等安装到位,还对小区进行了全面清理和环境整治。规范的管理、崭新的生活面貌,赢得了广大居民的赞许。
党员带头兴起治理新风
省一建家属院作为荆州街社区最大的“老旧小区”,院内老年人和流动人口多,基础设施差。
虽然该小区的管理难度大,但居住在院内的52名老党员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把老党员们发动起来,引领带动小区居民参与共同缔造和社区治理,成为改善小区面貌的“金钥匙”。
通过敲门行动,社区党委主动向老党员征求对小区治理的意见建议;在每个党员家门口挂上“党员中心户”的牌子亮身份,明确责任义务;召开省一建老党员大会,请党员们主动担任楼栋长、单元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小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党龄50年的老党员陈水清,每天坚持清扫楼道卫生;76岁老党员揭祖明报名加入小区业主委员会,参与小区治理并担任楼栋长……党员冲在前,群众有榜样;党员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曾经脏乱差的省一建家属院,已旧貌换新颜。
“三社联动”增添治理底色
“同学们,今天公益课堂开班的第一堂课是学习画荷花。”7月5日上午,荆州街社区“公益课堂”正式开课,来自艺术培训机构的志愿者为孩子们送来了一堂绘画课。
这是社区为解决辖区家长暑期“看护难”问题,邀约社会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课堂。
荆州街社区以“三社联动”为纽带,根据辖区居民多元化的公共服务需求,主动争取社会组织的支持和关心,积极与社会组织和机构联系,正式挂牌成立“襄城区社会组织孵化园”。
目前,社区共培育出歌咏队、书画队、舞蹈队等社区社会组织12个,从居民中培育社区工作骨干57人,组织社会各界力量在社区内开展活动100余次,受益人群5000余人。
这些队伍在丰富居民精神生活的同时,还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宣传、反电信诈骗宣传、小区值守巡逻等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增加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筑牢了共同缔造的根基。
稿件来源:襄阳市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