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洪山区法院积极推进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秉持“多元化解纠纷,诉前调解先行”的工作理念,构建“法院+调解+仲裁”的多元解纷新模式,把大量矛盾有效化解在基层,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实质化解。2022年底以来,先后将28起涉企民商事纠纷移送仲裁机构进行仲裁裁决,总标的额达560余万元,为当事人节约诉讼费用8万余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融入“调解+仲裁”,协同治理,前端化解,在新模式上寻突破。诉讼服务中心加入多元调解纠纷的渠道,争取矛盾解决在诉前,让案件潮“软着陆”。一是提示前移。宣传“法院+调解+仲裁”的创新模式,在当事人来法院起诉时,提示其可选择仲裁方式解决,多元化解纠纷。二是端口前移。与仲裁委员会建立对接,仲裁人员在法院设置驻点工作室,在纠纷进入法院转入诉前调解程序后,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仲裁解决纠纷的前提下,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仲裁委员会依法向当事人出具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仲裁裁决书。三是培训前移。每季度召开仲裁员培训会,由资深法官讲解调解技能、文书制作等,提升仲裁调解的规范性、合规性,并进行点对点指导,提升仲裁调解效率。
兼顾“公正+保密”,保护隐私,护航发展,在保密性上求实效。一方面,公正满意度进一步提升。通过“法院+调解+仲裁”多方化解纠纷,当事人认可度较高,公正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商业秘密保护更加有力。部分企业担心司法公开信息会对企业的投融资产生影响,而在该模式下,调解协议、仲裁文书不上网,可以使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贸易活动不会因在解决纠纷中被泄露,从而失去应有的商业机会、市场信誉、信息资源和业务前景,充分筑牢商事主体保密防线,以司法引擎激发营商环境“新动能”,用实际行动便民利企,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瞄准“一站式+网上办”,延伸服务,直击痛点,在便捷性上出新招。一是一网通办。实现与法院审判系统、移动微法院、网上立案平台以及人民调解等平台间的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为当事人提供快捷、高效的“一站式”纠纷化解司法服务。二是一体对接。专业调解组织对接仲裁委员会,调解员经验丰富,通过网上传输调解协议及相关证据材料,辅以音视频一次性解决协议效力确认问题,在2日内审核完毕,30 天内化解矛盾纠纷,不再重复仲裁流程,使便民诉讼驶入“快车道”。三是一站履行。该模式下,目前所有纠纷得到了实质化解,及时履行率100%,切实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
聚焦“降成本+提效率”,惠民惠企,优化服务,在降本增效上下功夫。一是节省诉讼成本。人民法院诉前调解不收取任何费用,仲裁机构也出台多项优惠收费办法,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平均每起案件节省3000至5000元,为当事人降本增效,让当事人真正一站式“低成本”解决纠纷。二是节省时间成本。以往仲裁案件需45天解决纠纷,通过该模式,可将时间平均压缩至15天。在某教育交流公司诉吴某的民间借贷纠纷中,仅用7天即妥善解决纠纷。三是节省在途成本。该模式下,不需繁琐的诉讼程序,大多流程可在网上办理,力求“让当事人少跑腿”,司法需求在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得到及时、高效率的反馈和处理。
稿件来源: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