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晚,如皋市磨头镇一公司发生工人意外死亡事故,死者亲属从徐州、江阴等地赶来,群体性事件一触即发。磨头镇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组织司法、公安、安监、信访、村居等相关人员连夜成立“4+N”矛盾纠纷调处小组,于27日凌晨3时与死者家属会面,分析事故中各方法律责任,引导双方理性面对。2月27日13时,双方签署调解协议,避免了一场可能激化的群体性矛盾纠纷。这是南通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多元治理体系保障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践。
南通是全省矛盾纠纷化解的排头兵,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树起“一面旗”。早在2003年7月,南通就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了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在启东市创造闻名全国的社会矛盾“大调解”平安建设品牌。20年来,南通市大调解金字品牌不断做优做亮,走出了符合区域特色、时代特征的多元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新路子,推动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与时俱进、协同更新。作为社会矛盾纠纷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民事案件万人起诉率”连续两年全省最低。
站稳人民立场
有效疏导矛盾风险淤积
“法官,17年前的交通事故案件,被告分文未赔,这事法院还管吗?”今年初,一位老妇人来到海门法院执行接待窗口,向值班法官询问。当天的值班法官王卫国接过泛黄的民事判决书、中止执行裁定书,熟悉案情后,给了老人一个肯定的答复:“管!这事我们肯定管。”
当年因为信息技术落后,未能查控到被执行人财产,案件依法中止执行。多年瘫痪在床、原本觉得拿到赔偿几近无望的高某,偶然在手机上刷到了一篇海门法院执行工作成果的宣传报道,一下激起了她进一步维权的想法,于是让其母亲前来咨询。
在王卫国的协调下,最终双方对赔偿金额达成一致,签署了调解协议,今年春节前夕,梁某某、徐某某均按约支付了赔偿款30余万元。一起延宕十余年的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终于落下帷幕。
社会治理是一门大学问,重在协调好利益关系,要在稳人心、得民心。南通政法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审理、执法中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风尚,实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和谐一方的效果。
去年5月,南通中院与中国人民银行南通中心支行、南通银保监分局、南通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共同成立南通市金融纠纷调解中心,是我省首家“四合一”金融调解平台。中心成立一年来,调解成功总金额达18.3亿元,为当事人节约诉讼费345.82万元,不仅提升了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社会认知度和信任度,还促进了金融矛盾纠纷实质化解。
三级调解聚合力
零距离把脉群众新诉求
日前,崇川区狼山镇街道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向崇川区社会治理指挥中心提级上报一个问题:有市民反映,南通大学啬园校区西门园林路上的减速道钉年久失修且为金属材质,车辆经过时极易打滑失控,存在安全隐患,希望拆除。因为街道力量有限,只能向上级发出求援。区级也因为权限问题,再次提级上报市市域社会治理中心。
为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及时消除道路通行隐患,市市域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启动协调联动机制,会同市公安局、市政和园林局等重点部门及南通大学,查阅道路建设、管护资料,就该处道钉的功能、权属、去留等进行细致研判,共同形成书面“备忘意见”。在难以确定部件权属的情况下,市政和园林局主动作为,启动快速管养机制,于次日将道钉拆除并修复好相应路面,成为市域社会治理中心各进驻重点部门靠前参与、协调推动疑难复杂事项解决的又一案例。
南通政法机关坚持“大整合、大协同、大治理”定位,逐级打造了市、县(市、区)、镇(街道)三级指挥中心,形成力量大整合、民意全归集、办理全闭环、责任全链条、感知全智能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成为党委政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群众工作平台,实现群众诉求“马上办、网上办”,全力打造“群众诉求汇集地、多元解纷主渠道、社会治理共同体”,在热线服务、诉源治理、矛盾化解、网格管理、数据应用等方面统筹发力。
充分利用现代手段加强数字赋能,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从传统向智慧、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南通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各县(市、区)均建立日报告、周会办、月分析工作机制,将整改复耕、家庭矛盾、医疗纠纷、农民工欠薪等风险隐患,及时推送有关部门。通过健全平台建设、汇聚各方解纷资源、拓宽解纷渠道、建立专业团队,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形成低成本、多元化、高效率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
定分止争全链条
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排查是“真功夫”、研判是“真水平”、调解是“真考验”。社会矛盾隐患不但要“发现得了”,还必须“控制得住、化解得好”。
日前,启东市海复镇庙基村“微网格”联络员倪伯苍在巡查中发现,未成年人包某神情沮丧地溜着墙边而过,想到包某父亲正在监狱服刑的特殊家庭情况,就上前询问包某。原来,包某由其祖父抚养,爷孙俩代沟较深,缺少父爱的包某又处在叛逆期,爷孙俩经常为一些琐事发生争吵。倪伯苍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做调和工作,同时在了解到包某家庭经济困难后,倪伯苍积极召集村民为包某一家募集捐款献爱心,又主动联系包某学校为其减免相关费用。经过倪伯苍的一系列努力,爷孙俩终于重归于好。前端发现,前沿处置,不等矛盾“找上门”、凝心聚力“治未病”,实现“人和事了”“事心双解”。
像倪伯苍一样的“微网格”联络员在南通有61993名,他们和9331名网格长一起,成为南通8001平方公里地域上最敏感的触觉,感受着世间的冷暖,及时送去人间的温情。
其实,在网格员的背后,还有着一群庞大的后援军,他们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人民调解员。目前该市建成各类人民调解组织2313家,1898个村(社区)全部建立了人民调解组织,各级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119家,500人以上企业依托工会建成调解组织1748家,同时该市还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人民“代言人”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法学会等群团组织发挥行业资源优势,参与到矛盾纠纷化解中,从专业调解渠道上切割分流、减少诉讼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