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关注 > 公以致永 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蔚然成风

公以致永 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蔚然成风

发布时间:2023-09-15 来源: 浙江省纪委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这枚永清图鉴,历经楠溪江水的洗礼,成为几千年来永嘉廉洁文化的缩影。让我们一同去解密这一枚永清图鉴包含的廉洁密码,触摸廉洁力量的脉动……”日前,在温州市“嘉风永清”廉洁文化现场会上,一百多位党员干部在现代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共同接受永清苑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的清风洗礼。

  从重现先贤廉吏的丰功伟绩,到迭代升级廉旅融合,永嘉大地上,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廉洁文化传播“新矩阵”正在构建。该县纪委监委着力从廉洁文化中汲取智慧、振奋力量,推进打造永清苑廉洁文化教育基地,以“公以致永”为主题,强化社风、政风、家风传承转化,创新集廉、续廉、学廉载体形式,为推动该县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社风清淳 以公义昭昭夯实廉洁之基

  “逆旅相逢处,江村日暮时。”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笔下的乌牛义渡码头,如今水波依旧,石碑静静伫立,诉说着山水清晖下的廉洁脉络。位于现今永嘉县乌牛街道码道村的古渡口,是该县有史可考的8处义渡之一,由民间捐资兴建,供行人免费或低价渡江过河。义渡往来数百年,在被现代交通工具替代之前,一直是永嘉老百姓渡江出行的重要渠道,展现了古时永嘉社会亲仁善邻的公益之风。

  而义仓、义塾的建设,更是把一个“义”字横贯千古、历久弥新。从支持灾民生产度荒的公益粮仓,到面向贫寒子弟免收学费的民间学校,“公义”“善仁”的精神内涵早已化为永嘉文化中的一抹根骨底色,浓缩成一道清淳社风。

  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该县纪委监委紧抓社风文化底蕴,助力建设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清廉生态,在打造永清苑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过程中,通过三维模型复原,详细讲解义仓、义渡、义塾的作用及社会意义,深度还原当时的社会风尚,指出永嘉郡内历代名士辈出、廉吏赓续的精神来源,鼓舞和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感,坚定其传承精神根脉的决心和担当。

  政风清明 以忠正勤洁诠释廉洁之道

  “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一首《咏温州》可窥古时永嘉之繁华。与此并行不悖的是,代表清廉公正的清官文化兴起,并逐渐影响后世多个朝代。前有王羲之“墨池沉金”,后有徐定超弹劾十多顶“花翎”落地……家国情怀激荡,也劲吹廉洁清风。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先辈清廉自持的背后,是永嘉廉洁文化的高度发展。从精忠报国陈虞之,到正气凛然刘安上,再到勤政为民的朱腆、洁身自好的郑伯熊,一代代先贤廉吏用“忠、正、勤、洁”四个特质,诠释了对廉洁之道的追求,给后人留下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和精神指引,也在永嘉的廉洁文化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该县纪委监委以历史为脉络进行梳理,在突出廉政特色上下功夫,实现廉洁文化建设广泛覆盖、有效覆盖,不断提升教育效果和工作水平。永清苑展馆内,细致呈现了从谢灵运的吟诵,到永嘉学派廉洁文化的形成,再到特色鲜明的监察御史文化渊源,在穿越千年的对话中,激励现代党员干部师法先贤、廉洁自守、以民为本。

  家风清正 以世代相继恪守廉洁之路

  永嘉历来重视家风家训的建设和引导,前有周旋在《四戒》中告诫子孙“慎勿苟利、勤俭持家”;金昭在《六论》中强调“见事贵乎明理,处事贵乎心公”;徐定超家训中的“人禽争几何,舜跖分劳逸”“日引而月长,豁然增知识”等等,强调了树立志向、明确远见、建立恒心的重要性。这些谆谆家训、磊磊家风,奠定了子女的道德基础,也塑造了后代的气质品格,而今其中的闪光点还正以各种形式春风化雨而来。

  在该县多个省级“百村万户亮家风”项目示范点,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挖掘当地家规家训中的廉洁元素,讲好家风故事。“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为人正直,用心做事”“勤、俭、孝”……一行行浓缩着朴素处世理念的家训,一个个新时代清廉家庭的故事,正在这片大地上接棒吹起“清廉传家”的阵阵清风。在此基础上,该县纪委监委还将永嘉的廉洁文化同红色根脉的党建文化、千年古县的历史文化、楠溪江的山水文化深度结合,植入该基地建设展示中,并运用全新的数字化表达方式,使广大参观者切身受到感染和启迪。

  “接下来,我们将不断擦亮‘瓯越清风’廉洁文化品牌,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性工程,持续构建辐射全域、多元融合的廉洁文化矩阵,不断提升永嘉廉洁文化的辨识度。”该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

  (永嘉县纪委监委)


原文链接:http://www.zjsjw.gov.cn/zhuantizhuanlan/qlzjnwtx/qlwh/202308/t20230825_2053571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