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法各单位共同努力、积极探索下,随州政法业务协同办案平台运行平稳,打破了政法各单位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了跨部门送案、受案‘零时差’‘秒流转’和刑事案件‘侦、捕、诉、判、执’等执法司法业务的闭环运行,助推了真正意义上的政法协同办案。这说明随州在政法业务协同办案平台建设和应用方面取得积极成效,走在了全省前列。”9月13日,湖北省委政法委副书记魏月明在随州市检察院观摩了随州政法业务协同办案平台全流程演示后,对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政法业务协同办案平台(以下简称协同平台)是湖北省委政法委牵头搭建的重要信息化应用系统,旨在实现政法机关刑事案件等业务的网络协同办理,以及信息系统数据标准化、流程规范化、信息共享化,减少资源浪费,避免造成“信息孤岛”。
自2020年被纳入全省政法业务协同办案系统应用试点地区以来,随州市检察机关在市委政法委和省检察院领导下,把推进协同平台建设和应用作为贯彻大数据战略、提高办案效率、强化数字赋能、助力检察工作现代化的有力抓手,成立以党组书记、检察长为组长,分管副检察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工作专班,明确专责人员,加强与公安、法院等部门的沟通衔接,协同解决平台建设应用中遇到的相关问题,积极助推协同平台在全市落地见效。
完善网络系统
打通网上协同办案的“高速公路”
实现政法协同办案,首先需要打破政法各单位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政法各单位网络联通、业务协同、案件信息共享,让“侦、捕、诉、判”等执法司法业务闭环运行。
据市检察院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介绍,为尽快打通网上协同办案的“高速路”,全市检察机关充分用好政法信息化“1234工程”检察项目和智慧检务建设基础设施,迅速完善政法协同试点检察环节信息化平台。
积极争取省检察院支持,投入资金300万元,在市检察院办公楼十五楼整体规划设计建设政法大数据中心和政法业务协同办案平台第一期项目,形成涵盖政法调度指挥、视频会议、“三远”项目、指挥中心等多种功能相融合的政法业务协同办案平台。
积极与政法各部门沟通协调,筹措资金1200万元,开展与平台配套的软硬件建设。先后完成了机房改造,建成湖北前列、随州首家冷通道微模块集成化数据中心机房;完成了互联网、检察内网、工作网等“三网改造”工程,所有网络线路实现光纤连接;“三网”运行实现全物理隔离,网络运行环境更加高效稳定安全,可实时对接政法专网。
积极争取省政府批准,筹建湖北省检察机关政法协同指挥中心(随州基地)项目。针对曾都区检察院信息化基础薄弱,无信息化办案场所、无指挥中心、缺乏硬件设施等制约全市政法业务协同办案平台建设的重要瓶颈问题,争取省检察院、市委、区委支持,以资产置换方式,省市两级院支持配套建设资金,启动曾都区检察院“新两房”建设。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训,选调计算机专业人才4名,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加强技术支撑。主动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和风险防控,组织开展政法协同相关工作人员网络安全培训,规范业务办理流程。安排专人定期对协同平台相关软硬件设施开展巡检,发现问题及时跟进解决。
积极先行先试
为平台落地见效积累“检察经验”
路打通了,接下来该怎么走?2020年底,全省检察机关工作网尚未全部建成,检察统一业务应用系统2.0尚未上线。为探索经验,在市委政法委和省检察院领导下,随州市检察院先行先试,按照实现“侦办快、案件轻、流转快、易终结”的刑事案件优先适用系统办理的要求,积极探索在检察统一业务应用系统1.5上进行试运行,逐步积累线上协同办案经验。
2021年10月,随州政法业务协同办案平台开始全面上线试运行。为确保平台顺利运行,市检察院积极争取省检察院技术保障,针对政法协同线上办案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邀请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通过远程讨论系统对随州检察机关开展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确保检察业务应用系统2.0精准对接政法业务协同办案平台。
为确保线上办案质量,市检察院积极开展同步质量监测,采取线上线下全程监测方式,对发现的32个程序性问题逐一加以解决;坚持“一周一上报”“实时沟通”等工作机制,每周总结案件办理情况及平台使用建议,对于涉及系统设计的问题,及时与技术支持公司沟通,向市委政法委报告并协调解决。
同时,加强与公安、法院、司法行政等政法各部门的沟通衔接,统一规范案件推送标准,建立线上流转先行、线下同步跟进工作衔接机制。协调政法各单位指定专人对案件信息和电子卷宗等案件材料进行逐案审查,实现跨部门送受案“秒流转”,提高司法办案效率。据统计,开展线上办案以来,与传统受送案方式相比,平均每件次可节省约3小时,协同平台在助力提升办案效率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推进“单轨制”运行
让办案跑出“加速度”
所谓“单轨制”,就是刑事案件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院审查起诉、法院审理裁判均依托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理系统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案件所有电子卷宗材料随办案进程在网上流转,纸质卷宗不再随案移送,改变了以往“案件数据线上传,纸质卷宗线下交”的“双轨制”模式,真正实现了“线上接受卷宗,网上阅卷办案”的单轨办案流程。采用“单轨制”办案模式,可凭借科技赋能,提高办案效率,降低司法成本。
2023年2月,协同平台“单轨制”在随州全面试运行。
作为随州市协同平台“单轨制”运行的牵头单位,随州市检察院在市委政法委领导和政法各单位的支持协作下,积极探索,大力推进“单轨制”规范高效运行。
成立由案件管理办公室牵头、相关业务部门参与的工作专班,负责收集、上报“单轨制”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电子卷宗质量不高、证据材料缺失、非纸质材料如何流转等,提出优化运行的意见建议70余条。组织政法各单位召开碰头会议4次,专题研究运行中遇到的难点堵点,推动达成共识、解决难题。
在此基础上,牵头制定《随州市政法业务协同平台危险驾驶案件“单轨制”试运行规范》《随州市政法业务协同平台到期(法定刑三年以下)案件“单轨制”试运行规范》《随州市政法业务协同平台案件受理标准》,明确相关案件证据标准,推动危险驾驶等轻罪案件办案效率持续提升。
今年8月份,广水市政法机关在办理一起危险驾驶案时,公安机关侦查完毕后,通过协同平台“一键秒传”移送到广水市检察院,检察院审结完毕,“零时差”送案至法院,到法院开庭判决,该案办理前后仅用了12天。
“以前公检法各部门之间的办案业务衔接主要通过‘人工跑腿’的方式实现,现在依托协同平台实时流转相关法律文书,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广水市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的办案人员表示。
这是协同平台“单轨制”运行以来,随州政法机关从传统“面对面”办案向线上“键对键”办案转变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市检察机关已实现“危险驾驶”“盗窃(普通)”等轻罪案件全流程“单轨制”运行。
强化质量监控
打通平台运行的“难点堵点”
“按照传统的线下办案模式,存在瑕疵或缺少的案件材料可以在后期整理纸质卷宗时再补充完善。而按照‘单轨制’线上办案模式,案件办理完成后,案件材料即被固定,没有修正瑕疵或错误的渠道。这就意味着‘单轨制’办案的容错率更小、办案标准更严,给刑事案件办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市检察院案件管理部门负责人介绍。
如何确保平台运行不梗阻、无堵点?为了预防文书“小瑕疵”引发案件流转受阻和司法责任“大隐患”,随州检察机关坚持双向精准发力。一方面,为防止因检察环节材料不全而影响办案效率和下一环节审查期限,案件管理部门主动加强对法律文书及附件材料及时上传的监控,并对上传的法律文书是否符合要求开展实质审查并及时提醒检察官。另一方面,办案部门同步督促检察官规范办案,部门流程监管员每日对检察官制作法律文书及附件进行巡查,办案组书记员强化对文书及材料的准确性、完整性的核对工作,确保文书质量。
通过强化案件质量监控,检察环节的案件法律文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线上材料更加完整准确,办案风险得以及时消除,案件内部运行更加顺畅贯通。
用好数据资源
让平台运行“活起来”
在推进协同平台“单轨制”运行的过程中,随州检察机关还注重发掘协同平台的数据资源优势,强化与政法各单位之间的监督制约和协作配合,努力打破“信息孤岛”,确保平台运行“活起来”。
针对司法办案实践中存在的线索发现难、移交难等问题,全市检察机关合理运用协同平台线上办案的数字化、信息化特点,提升线索发现和线索移交效率,把“单轨制”大数据资源与侦查监督、审判监督、执行监督、行政检察、司法救助等检察业务充分联通起来,推动法律监督工作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
广水市检察院努力拓展协同平台应用范围,指导办案检察官对批准逮捕、一审公诉案件和提前介入重大复杂案件等开展实时监督,针对个别案卷材料不完整等情况,启动线上调阅程序,开展侦查活动监督,有效避免了侦查违法情况,倒逼办案人员更加注重程序和实体规范。
另外,目前随州检察机关已初步研发完成取保候审违法法律监督等子模型,后期将把子模型并入协同平台上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大模型中,利用协同平台“单轨制”大数据资源推动法律监督工作提质增效。
推进考评引导
强化数字赋能
为推进平台深度应用,随州市检察院结合落实司法责任制,牵头制定了《随州市政法协同平台“单轨制”工作考评办法》,对检察官适用“单轨制”情况予以量化考核,激励检察官积极适用“单轨制”办理案件,提升办案质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目前业务部门的检察官充分认识到‘单轨制’运行的重要意义,逐渐适应了数字化办案的发展趋势,各项工作正有序开展。在危险驾驶、盗窃(普通)案件‘单轨制’试运行稳定成熟后,我们将组织编发具有典型意义的‘单轨制’案例,做好‘单轨制’运行工作的经验总结和品牌塑造,持续推动线上办案规范高效运行,让案件办理跑出‘加速度’,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检察服务。”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稿件来源:随州日报、随州市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