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中的林业站站长将权力作为谋私工具,由小节失守开始逐渐蜕变堕落为违纪违法的腐败分子,成为‘小官巨贪’的典型,大家要从中汲取教训,以案为鉴……”近日,博州温泉县制作违纪违法警示片——《林蠹》,通过剖析案例,为基层站所干部敲响廉洁从政的警钟。
博州纪委监委深刻剖析查办案件背后制度性、根源性、深层次的原因,积极推动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全覆盖,以分门别类为着力点,持续做细做实同级同类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避免廉政教育“脚大脚小同样鞋”“热症寒症一个方”,教育对象与警示案例层级错位等问题,推动廉政教育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转变,不断提升教育针对性、精准性、有效性。
为深化廉政教育,该州编发《部分党员干部严重违纪违法警示忏悔录》,制作《迷途之悔》系列警示教育片,把案例资源有效转化为教育资源,由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送教上门”,实行廉政教育“量体裁衣”,增强以案释纪、以案释法、以案示警的针对性。
同时,该州注重区分不同职级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特点,对不同级别的党员干部采取差异化教育方式,结合县处级、乡科级、村党支部书记、年轻干部的实际情况,以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廉政党课、廉洁从政专题教育等形式探索开展分层级廉政教育。既突出主要领导干部、班子成员,又关注一般干部、基层干部,既突出重要岗位,又关注一般岗位,防止把受教育者当成“旁听生”。
在分级分类的基础上,该州不断探索创新警示教育形式,打好警示教育“组合拳”。依托州反腐倡廉教育展厅,针对参观对象的层级、领域不同,设置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短片等内容,用“身边案”教育“身边人”,以“案中人”警醒“身边人”,形成“大喝一声、猛击一掌”的震慑,促进党员干部引以为戒、醒悟知止,消除“猎奇心理”“看戏心态”,时时以“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他”而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增强教育的精准浸润效果。借助法院庭审平台,用活反面典型案例资源,组织相同行业、相同领域、相同类型、相同级别的党员干部参加旁听庭审,在可听可视的庭审过程中了解违纪违法人员思想蜕化变质轨迹,接受最直观的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警醒身边人。
此外,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督促指导各发案单位,认真组织召开处分决定宣布会、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运用身边“活教材”开展同级同类警示教育,把纪律处分“一张纸”变成警示教育“一堂课”,不断增强与受教育对象的匹配度,推进廉政教育“走心”“入心”。(博州纪委监委 杨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