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红,走遍大村小寨;一个本,收集村情民意;一个包,装满惠民政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98支乡村振兴工作队和7支党建服务工作队、105个村(社区)两委班子共1335名网格员,对全县所有村所有农户进行网格化管理。
寒来暑往,网格员“扎根”网格一线,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践行初心,为群众排忧解难,用“小网格”托起了群众“大幸福”。
金秋十月,普安镇交梨村上排样的半山腰上,普安镇交梨村副主任梁恩林提着月饼和香蕉,去看望年过七旬的五保供养户白绍幺。灶台边,梁恩林向白绍幺的堂儿媳详细了解老人最近的身体情况,并一遍遍交代平时的注意事项。梁恩林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照顾老人,老人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虽然老人不会说话、表情不多,但能感受到他的开心。
梁恩林与老人
“老人没有自理能力,也不会说话,给他穿衣服,收拾屎尿是常有的事。”梁恩林说。今年3月,梁恩林开始包保交梨村6组、8组,不会说话且自理能力较差的白绍幺成为梁恩林重点关注的对象。
“他和我们就像家人一样,经常来看老人,有时候还会叫上村医给老人检查身体,有他我们很放心。”白绍幺的堂儿媳说。日积月累,梁恩林用一颗真诚的心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成了群众眼里的“贴心人”。
坐了一会儿,白绍幺示意起身出去,梁恩林便一路搀扶着老人走到家门前的纳凉树下。水泥台阶上,梁恩林陪老人静静的坐着,微风徐来,不经意间梁恩林伸手将老人嘴角的月饼碎屑抹掉,两人相视一笑,其乐融融。
近年来,三都县积极总结“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的经验,按照“明责、减负、增效”的要求,对基层网格进行大胆的改革和重塑,形成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安全生产、民生保障“五张网”融合为“一张网”的管理新格局,从源头上避免多头调度和“政出多门”,激发了网格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实现“治理重心沉下去,治理能力提上来”目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
“你回去就把低保申请书写来交嘞。”
“嬢,你上次住院的钱得报销没?”
“奶身体不好,你买的梨子不要放冰箱,不然奶吃了要生病。”
……
周覃镇幸福社区里,身穿红马甲、肩背印有“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斜挎包的驻村干部张春梅逢人便唠叨几句,瘦小的身体里牵挂的全是社区群众的事。
张春梅在小区里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听说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和支气管炎的谢锦花大娘的女儿给她买了新的药,担心谢大娘不会服用,张春梅来到大娘家里。和其他独居患病老人不同,走进大娘家里,房子敞亮,东西也归置得整整齐齐。原来,大娘的儿子在外打工,女儿已出嫁,加上大娘长期带病在身,张春梅就经常上门照顾。
“这个药过期了,不要吃了。这个一天吃三次,每次一颗,都写好了。”扶大娘坐下后,张春梅拿起药盒翻腾起来,仔细检查了一遍,将过期药剔除丢掉后,又给大娘交代起用法用量。
“小张经常来帮我收拾屋子,洗衣做饭、扫地拖动都干,像我女儿一样。”说起张春梅,大娘满是称赞。在老人的眼里,她是知冷知热的“好闺女”。
交代大娘药物用法用量
告别谢大娘,张春梅来到长期卧床的韦大娘家里。敲门无人应答,张春梅赶紧拨通了韦大娘儿子吴华整的电话,得知吴华整刚出门,大娘刚睡下,张春梅悬着的心才放下。翻开张春梅与吴华整的通话记录,4天时间里两人通话记录多达22个。
“前几天我想给自己的鱼塘申请特惠贷,小张替我忙前忙后。没过几天,我和母亲相继生病,我在医院期间,小张一直替我照顾母亲,每天打电话告诉我母亲的情况和询问我的病情。”说起张春梅对母子俩的帮助,吴华整言语间尽是感谢。
了解吴华整养鱼情况
在张春梅的帮助下,吴华整的鱼塘申请到了5万元特惠贷,首批4万余尾鱼苗已投放,明年清明节将上市销售。
“我最大的愿望是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最害怕的是党的好政策没有全覆盖。”张春梅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自己的初心,她也用自己的行动完美诠释了“群众利益无小事”。
视群众如家人,用心聆听群众心声,为群众做实事、解难事……梁恩林、张春梅只是三都乡村振兴一线干部为乡村谋振兴、为群众谋幸福的一个缩影。他们不辞辛劳、呕心沥血,在乡村振兴的土地上,书写动人的光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