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社会百态 > “无讼”浇灌“和谐花”——全市“最美护安法庭” 监利市人民法院新沟法庭的故事

“无讼”浇灌“和谐花”——全市“最美护安法庭” 监利市人民法院新沟法庭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3-12-02 来源: 湖北长安网 作者:佚名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两千多年前,孔子一语道出了“无讼”的理想治理状态。如今,“无讼”理念,正在监利新沟,被赋予丰富内涵和广泛实践。

  去年以来,监利市人民法院新沟法庭以探索创建“无讼社区”为抓手,搭建服务线、织密解纷网、拓宽普法面,畅通群众表达利益诉求的通道,及时有效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有力维护了社会安定和谐。今年元至9月,新沟法庭受理案件384件,结案344件,调解撤诉204件,调撤率59.30%。

  你呼我应 家门口就有解纷站

  “平法官,我们两家握手言和了,再没有闹过矛盾。”近日,新沟法庭庭长平威到新沟镇向阳社区走访,居民老姚热情地打招呼。

  两年前,老姚和邻居老边争吵不休——老边认为老姚建房时压坏了自家房屋,要求赔偿,老姚则不同意,拒绝赔偿。

  彼时,新沟法庭与向阳社区探索创建“无讼社区”刚刚起步,平威了解到情况,急忙赶来调解。

  从讲解相关法律规定到列举类似案例,引导各执一词的双方理性面对问题;待双方冷静下来,又咨询建筑行业人士,对受损房屋给出专业意见;还借鉴六尺巷典故,引导邻里双方相互包容、和谐共处………3次耐心调解,换来老边与老姚放下争端,达成调解协议,老姚一次性赔偿老边2万元。

  其实,如果走诉讼程序,这类相邻权侵权纠纷,需要交纳诉讼费,还要鉴定定损定责,鉴定费就是几千甚至几万元。“家门口就解决了问题,一分钱都不用交,不光节省了费用,更保住了十几年的邻里情。”至今,老姚仍记得法官设身处地用心化解纠纷。

  平威说,“无讼”,并不是没有诉讼,而是前移司法服务,最大限度地将矛盾纠纷止于萌芽、解于诉前、控于源头,最终“息事无讼”。

  两年来,到向阳社区走访,成了新沟法庭法官们每周固定的行程,及时掌握矛盾纠纷和潜在线索,为群众答疑解惑。

  变被动处置为主动发现,变末端审判为提前介入。法官们深入开展“下沉式”“一站式”解纷服务、“接地气”“实用性”普法宣传,全天候司法服务“零时差”,让社区居民“急难愁盼”有效解决在家门口。自2021年6月“无讼社区”创建以来,向阳社区实现刑事案件零发生、民事案件零诉讼、信访案件零上访。

  

  共建共治 画长司法服务延伸线

  新沟法庭创建“无讼社区”的实践,是落脚于社区、扎根于乡间,推动多元解纷机制向基层延伸的有益探索。

  一对离婚夫妻,因在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问题上产生严重分歧,闹得不可开交。平威当即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向阳社区党支部书记顾想平登录线上调解平台,一起进行远程调解,从法谈到理、再说到情,最终,促成双方达成离婚协议。

  社区以外,新沟法庭深度参与辖区维稳及重大矛盾排查化解,与乡镇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保持常态工作联系,共建共治,画长司法服务延伸线。

  近日,新沟法庭审理了一起网络借贷纠纷案——一青年通过网络平台贷款购买手机,逾期未还,被借款担保方深圳某金融服务公司告上法庭。法庭依法判决青年向深圳某金融服务公司偿还垫付款1万元。因长时间违约,青年个人信用留下了污点。

  “农村青年因网贷导致征信问题的案例,近年来明显增多。”判决生效后,法官们百感交集,普法宣传教育迫在眉睫。对此,新沟法庭正在开展走访调研,了解农村青年对网贷的了解程度等情况。平威说,摸清现状后,法庭将针对性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农村青年理性消费,正确认识信用消费、信用借贷。

  践行“无讼”理念,新沟法庭积极做好前置工作,持续加大法治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法治夜校”、法律知识培训等法治宣传活动,针对基层多发的离婚、民间借贷、劳务、交通事故等纠纷类型,以案说法,分析常见法律风险以及防范、应对办法,引导和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让“无讼”理念深入人心。

   稿件来源:监利市人民法院


原文链接:http://www.hbcaw.gov.cn/syzl/52653.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