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人民法院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进一步延伸审判职能,探索创新社会矛盾化解、社会治理创新新路径,打造一站式金融协处中心、福州古厝与文化遗产保护巡回法庭、“近邻党建+法治楼长”融平台等全链条综合治理格局,推动“四源共治”从“有”向“优”转变,为“枫桥经验”的福建新实践交出了“台江答卷”。
从“数月”到“数天”
2022年3月,台江法院立足于区域金融业态集聚、要素市场齐全的资源禀赋,率先成立一站式金融协处中心,打造“调、立、审、执”集于一体的全流程金融纠纷化解平台。
日前,某银行因持卡人透支信用额度消费,逾期未能还款,将吴某亮等50余人起诉到法院。针对信贷案件批量大、金额小、送达难特点,一站式金融协处中心组织团队对该金融产品和目标客户进行分析,根据借款类型、违约情况等,量身定制“调解套餐”,当事人根据自身还款能力,可以选择最优解决方案。
通过该模式,台江法院成功化解同类小额信贷纠纷1000余件,在最高人民法院答复全国人大关于遏制逃废债现象的报告中获点名肯定。
据悉,为高效化解金融纠纷,协处中心积极与福建省银行业保险业消保中心、台江区人民调解中心等多家单位合作,选任特邀调解员72名、调解组织26家,推广“互联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的金融纠纷“诉前调确”工作模式,实现“一平台调解、全流程在线、菜单式服务、一体化解纷”。
据统计,2022年3月成立至今,台江法院金融纠纷案件平均办理时长下降16.23天,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数同比减少15.62%,诉源治理初显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为推进金融机构不良债务快速化解,协处中心审判团队深入多家金融机构开展主题教育专题调研,共同探索试点运行“预查废”机制。2023年11月,协处中心发出全省首份《预查废证明》,作为银行核销的依据,大大缩短金融机构不良债权的核销周期。
从“无路”到“无阻”
福州这座有着2200多年建城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浸透茶韵的古建筑星罗棋布,镌刻着城市的年轮记忆。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物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和《〈福州古厝〉序》精神,台江法院于2019年11月率先成立全国首个古厝与文化遗产保护巡回法庭,创新“三集中、三延伸、三机制”工作模式,打造文化遗产司法保护新样本。
“我们走了好多单位都没结果,实在没办法就找到法院,法官很重视,来我们这里好多次,帮我们解决问题。”年逾八旬的台屿陈氏后裔老陈回忆道。
台屿陈氏宗祠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台屿村,于2009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确认保护范围为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20年,由于某房地产公司在台屿陈氏宗祠四周的保护范围内施工,造成台屿陈氏宗祠围墙墙体开裂,陈氏后裔向多部门反映宗祠损坏问题,均未得到妥善解决,遂找到了巡回法庭。
“古厝纠纷化解重点就在诉前,一旦发生问题如果不及时干预保护,造成的损害就是不可逆的。”巡回法庭负责人黄利敏说。法官前往现场查看宗祠外墙情况后,和房地产公司沟通,要求他们立即停止施工,并马上采取保护措施,宗祠墙面、地面的破损开裂趋势得到了控制。
巡回法庭采用跨域集中管辖、案件集中审执、诉源集中化解的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形成案件全流程处置集约化。法庭设立三个办案点辐射周边上下杭、三坊七巷等历史文化街区,吸纳古建筑专家加入特邀调解员队伍,创新运用“历史文化遗产司法保护+保险”合作机制,形成古厝纠纷化解“半小时工作圈”,有力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一体保护”机制建设。
从“谁管”到“我治”
“楼上老是漏水下来,小区没物业也没人管,再这样下去我要去告他们。”“我也整修了好几次,但楼下还是反映漏水,我也很烦恼。”李大爷和王阿姨因房屋漏水问题时常发生争执,这个情况引起了台江法院挂钩服务该小区的“法治楼长”林莹的注意。
“台江作为老城区,有许多老旧住宅区、无物业小区,邻里间因漏水、噪声等问题发生矛盾是常有的事,却没人从中调停,导致矛盾激化。”林莹说。
为了妥善化解这起邻里纠纷,林莹上门找到当事双方询问,并现场查看房屋结构,详细了解历次漏水原因及修缮情况。双方打算対渗水原因进行鉴定,但高昂的鉴定费用让他们“举棋不定”,林莹抓住时机,提出了调解方案:“李大爷对漏水位置进行修复,修复完毕后一年半内若再发生漏水,则由其聘请鉴定机构对漏水位置进行鉴定并修复。”该方案获得双方的一致认可。
“邻里相见不相识”逐渐成了“城市病”,为了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从“零散化碎片化”向“共建共治共享”转型,台江法院于2021年2月创建“近邻党建+法治”融平台,创新“法治楼长”工作模式。截至目前,该院已推动82名党员干警下沉社区,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关键在于从群众的‘心’出发,深入基层群众中问需求、找答案,深入实践调研中验真伪、寻活路,这要求我们要常坐百姓家中的‘小板凳’,踏平群众办事的‘泥泞路’。”台江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高艳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