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欲熏心贩卖新型毒品牟取利益,自作聪明妄图“漂白”毒资。
11月1日,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检察院通过引导侦查取证、梳理账户信息、深挖案件事实,对一起通过外网平台销售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并使用第三方支付软件转移犯罪所得的犯罪嫌疑人王某、周某提起公诉。
神秘账户转账频繁
王某通过一次在境外网站购买药品的经历,发现思诺思等国家管制的二类精神药品在网络上需求较大,而且网络购药与正规渠道购药存在较大价格差。虽明知上述精神药品具有成瘾性,但在巨大商机的诱惑下,王某和周某还是决定铤而走险。
5月31日,公安机关将该案移送至无锡市梁溪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审查起诉阶段,承办检察官梳理毒资流向时发现,王某的支付宝账户在2月不断有资金汇入,但并未发现有买家转入的痕迹,其中某二手交易平台账户转入次数最为频繁。
在王某销售思诺思等精神药品期间,某二手交易平台为什么会这么频繁向王某账户转账?这是个什么账户?买卖双方的资金往来记录又到哪里去了?这些疑点引起了检察官的警觉——其中是否隐藏了“自洗钱”的犯罪线索?
洗钱真相浮出水面
原来,王某为掩饰、隐瞒贩卖毒品的违法所得,规避法律制裁,让买家购买某知名电商平台的购物卡后向其提供卡密码,他再以94折价格将购物卡出售给某二手交易平台,所获资金转移至其名下的支付宝账户,后再转移至其名下的境外账户。自2023年2月以来,他先后6次通过这种方式收取毒品赃款2300元。
此外,王某还先后3次要求买家以支付宝口令红包方式付款,转移毒资750元。11月1日,检察机关以涉嫌贩卖、运输毒品罪和洗钱罪对王某提起公诉。
打破“零口供”僵局
“我不知道贩卖思诺思构成贩毒,我也不知道有人买了用来代替毒品啊!”6月9日,另一名犯罪嫌疑人周某始终坚称,其和王某合伙卖药只是为了帮助那些开药不方便的人,根本不知道这种药还可以代替毒品。
面对看似无辜的周某,检察官对现有证据进行梳理、重建和研判,着重分析了王某在境外网站平台上的5个账号以及这些账号与数十名买家的聊天记录。经过层层梳理,检察官发现,2月19日,王某与一名叫“跃”的网友聊天记录十分可疑。
“跃”说:“我们这个群体很难买到的,不然谁找你啊。上这里来买的都是替代的,因为现在正经货很难买。不聊了,我去high一下。”
检察官发现,王某手机中有上述聊天记录的截图,同时还有一张同日周某与王某的聊天记录截图。周某说:“他要是嫌劲小的话,你让他买劳拉,劳拉比它劲大多了。”检察官判断,一般将聊天记录截图是为了转发他人,王某很可能将该两张聊天记录截图互相进行了转发。果然,王某的交代印证了这一猜想。
9月25日,周某最终承认其知晓王某的销售人群存在“瘾君子”,同时进行主动推销劳拉西泮的行为。11月1日,该院将犯罪嫌疑人周某以涉嫌贩卖、运输毒品罪提起公诉。
检察官提醒:思诺思为国家管制第二类精神药品,虽可用于治疗睡眠障碍,但具有使人成瘾的危害特性,如果有用药需求,需在医院经医生处方开具,不可私自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