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记者从资阳市拘留所、资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获悉,在该所里有一名女警花,身材娇小,胳膊纤细,样貌水灵,笑起来温柔甜美,非常有亲切感。这样的形象很难想象她是从事着拘戒管理工作,6年来,她一直默默坚守着在高墙内的平安,用心用情引导着拘戒人员重回社会,将青春芳华注入在平凡的岗位上,她就是资阳市拘戒所教导员张英。
人物简介:
张英,女,汉族,198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2002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 ,现任资阳市拘留所兼强制隔离戒毒所副教导员。曾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获得嘉奖2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和优秀党员,并获得市级“三个最美”“抗疫先进个人”“四川省五好家庭”等荣誉称号。
坚守创新 铺好阳光路
张英作为所里唯一的女干部,分管女子戒毒大队,女性戒毒人员这个群体比较特殊,脾性及生活习惯不同,生理、心理反应较男性更为复杂。工作中,她坚持法情共融,因势利导,触动灵魂,解开“心结”。
她认为管教工作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教”上,要从思想这一根源上解决问题,才是长久之计。张英坚持把树立正确的三观作为重要的思想认知教育,再通过丰富创新的方式让大家既乐于接受又能潜移默化改变思想认知。于是她组织大家观看爱国题材电影,诵读国学经典,电影和诵读内容都是她精心挑选过的,既要通俗易懂又能引发共鸣。她还利用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传导中华民族美德,培养戒毒人员家庭观念,树立家庭责任意识,激发戒毒人员的家乡情怀和文化自信。
她积极宣讲法律法条,帮助戒毒人员客观、全面、准确地认识自身违法行为,自觉配合管教。董某因长期吸毒,入所后,戒断反应严重,精神状态较差,经常无理取闹,张英并未因劝导多次失败而气馁。张英说:“我们的坚持是这所里最强的方向标,只有我们不放弃,他们才会不放弃。”一有时间张英就会找到董某谈心谈话、法律宣讲,她也会在董某躁动时第一时间赶来安抚,哪怕那天她在调休,渐渐帮助他意识到自身的错误,配合管教工作。
严柔有度 一心只为民
张英工作认真、一丝不苟,看似好说话,在原则和规范上她又说一不二。除了严管,她还是所里的知心大姐姐,她亲情关怀戒毒人员思想动态,解决实际困难问题,为监所安全稳定奠定良好基础。
肖某刚入所时,整日以泪洗面,烦躁难安。张英了解情况后,及时对肖某开展谈话,肖某反映其丈夫在外地打工,有3个年幼的女儿,需要有父母照看,但总是放心不下,得知事情真相,她一方面安排肖某给女儿打电话叮嘱生活细节,另一方面她自行购买文具书籍前往肖某家,关心肖某女儿的学习,继续做好开导教育工作,慢慢地,肖某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他表示要调整心态,好好接受管教,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回归家庭照顾女儿们。
在监所里不仅要保障“不出事”,还要“办好事”,在张英看来,每一个被拘留人员的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要在短短的拘留期内教育转化一个人,除了要设身处地了解被拘留人员的处境,更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把他们迷失的生活导入正途。
勇挑重担 玫瑰亦铿锵
张英作为副教导员,工作中既当指挥员也当战斗员,哪里有警力需求,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不仅积极配合所领导指导检查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还要带领同志们一道不折不扣落实落细落地工作措施。
去年新冠疫情期间,她主动请缨,义无反顾投入到第一批监所抗疫封闭管理工作中,最长的一次连续42天昼夜值守在工作岗位。对此,她没有一句怨言,没有表露一丝疲惫,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每日的日常工作中去,同事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纷纷向她靠拢、向她学习,秉持“舍小家顾大家”奉献精神,一丝不苟、百折不挠的战斗在监所抗疫一线,用行动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赞许,纷纷夸赞她是高墙下的“铿锵玫瑰”。
全市监所因为疫情取消接见,长期的封闭管理,会不断积累戒毒人员的负面情绪,若不进行有效的疏导,可能会影响戒毒人员的身心健康。为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张英认真学习研究,结合实际,为戒毒人员增设了广播体操、手语操、健身操、诵读经典等强身健体益心的科目,帮助戒毒人员提高免疫力的同时缓解压力。
寒来暑往,从冬到春,在拘戒所的6年时间里,张英先后化解了90件被拘留人员的心结和矛盾,帮助100余名戒毒人员重拾人生,用她的话说,“拘戒所的工作,不仅是负责管理,更要通过教育感化,使矛盾积怨在所里解决,这是我们管教工作的责任。”她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点亮了监所的盏盏明灯。
李秀伟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吴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