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法治纵横 > 如何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他们创新“五联五融”模式,全力书写百姓幸福美好生活新答卷

如何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他们创新“五联五融”模式,全力书写百姓幸福美好生活新答卷

发布时间:2023-12-23 来源: 中国长安网 作者:佚名

  把幸福答卷写在百姓心坎上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灯光璀璨的夜景、古朴典雅的骑楼、琳琅满目的美食、来来往往的人群……走进红水河畔的古江安置区达吽小镇,难以想象这个热闹的街市,竟是大化瑶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景城联建,民族元素与城镇建设互嵌交融;产业联营,搬迁后续扶持与就业创业互嵌交融;党群联结,党员干部与搬迁群众互嵌交融;警民联创,民族事务与社会治理互嵌交融;文化联心,民族团结与意识形态互嵌交融——大化县以古江安置区为试点,创新“五联五融”模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促进各族搬迁群众互嵌交融。目前,古江安置区居住着1.4万名搬迁群众,成为民族风情浓郁、远近闻名的和谐社区和热门旅游景区。2022年6月,古江社区被评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

  这是大化县创新基层治理促进辖区和谐稳定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大化县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深入推进平安法治建设,全力书写百姓幸福美好生活新答卷。

  “办事这么快捷方便,真好!”家住镇北的张女士出租房屋需要报备,她走进大化县公安局镇北派出所,通过“码上办”小程序,不到1分钟就办结。在镇北派出所,群众通过手机扫码进入“e码通·码上办”小程序,即可完成网上办理报警求助、出租房屋报备、纠纷调解申请、预约服务、案件公开查询等12项业务。

  镇北派出所首创在娱乐场所建立4G图传巡查系统,实现人脸识别预警监控全覆盖;指导辖区各村推进“十无”平安村建设和“数字乡村”建设,全镇有14个村(社区)获评“十无村(社区)”。

  大化县公安局构建“以派出所为中心,以警务室为点,以警务联络站为面”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在重点部位设立警务联络站,从群防群治力量中精选骨干担任警务联络站站长和队员,将警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深化“一村一警务助理”警务机制,在全县160个村(社区)落实“一村一警务助理”及创建“一村一警一微信群”,进一步提高农村治安防控能力。

  

  加强法治建设,服务发展大局。大化县启动岩滩水电站库区水产养殖条例立法工作,推行行政执法监督“三项制度”,落实党政机关聘请法律顾问制度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进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规范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

  涉稳“三敏感”问题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大化县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及时化解重大涉稳问题,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检查,从严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截至目前,全县有警务网格57个、综治一级网格160个、综治二级网格490个、综治三级网格3222个。落实网格长14名、警务网格员57名、综治网格员3222名。

  推动矛盾纠纷精准排查和精细化解常态化、制度化。大化县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完善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设立16个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148个村人民调解委员会、12个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2个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全覆盖。设立4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即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交通一站式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环境保护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古江安置区设置“老庚”警务室、“呗哝”调解室。2022年以来“呗哝”调解室化解社区矛盾纠纷284件。今年以来,全县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53起,已全部化解在基层。

  制定乡风文明积分制度,以积分兑换商品,以积分推动乡村德治、善治,培育乡风文明。目前全县建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超市”试点村54个,覆盖全县16个乡镇。今年以来,试点村共有2000多人注册参与文明实践积分制,累计兑换物品4000多件,助力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

  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和“一约四会”制度,引领自治、法治融合。大化县探索试行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一约四会”基层治理模式,聚焦公共秩序维护、村寨安全生产、矛盾纠纷调解、移风易俗倡导等方面内容,着力把基层党组织优势转化为团结、动员、组织、凝聚群众的治理优势,推动各村实现乡村治理有序有效、乡风民心崇廉向善、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原文链接:http://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56/2023-12/20/content_1270183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