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区聚力科技创新,高新企业突破千家,成为武汉市首个“千家高企”行政区。洪山区法院立足辖区实际,找准法院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和发力点,向前发力促发展,用司法建议开出“问诊药方”;向需发力解难题,以诉源治理绘就亮丽“枫”景;向外发力广宣传,让巡回审判送去“普法套餐”。洪山区法院通过提供多维度、全方位的司法服务,为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向前发力促发展
7月28日,洪山区法院联合洪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走进某互联网信用租赁平台公司,向该公司送达《司法建议书》并围绕企业合规经营相关问题开展座谈,法官根据日常审理该公司的系列案件情况,指出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并针对公司的互联网信用租赁模式提出合理化建议。
“洪山区法院的司法建议书非常及时,我们会认真研究并听取司法建议,及时改进问题,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某互联网信用租赁平台公司公司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洪山区法院前移司法服务窗口,围绕区域发展大局,召开交流会、座谈会十余场,院领导带队走访重点高新园区、科研院所、重点项目及重点企业40余次,提供“订单式”服务,在“洪山企业之家”平台,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指引,提醒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前移府院联动关口,发布2021-2022年行政审判白皮书,与区检察院、区司法局联合发布《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实施办法》,2021年以来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259件。联合区金融办、区行政审批局等6家单位印发《关于优化破产案件财产解封及处置机制的实施意见》,帮助破产管理人高效履职,实现财产解封处置当天一站式办理。联合洪山公安分局、区妇联建立反家庭暴力协作机制,一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第一批)。前移解纷化解端口,向行政机关、企业制发司法建议书17份,内容涵盖劳动关系、房地产、工程建设、知识产权等领域,涉及互联网信用租赁、网络信息传播等新兴问题,积极助推洪山产业体系发展。
向需发力解难题
洪山区法院多措并举推进多元解纷,积极参与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在全区10个街乡设立法官工作室,开展诉前调解、巡回审判等活动。创新“法院+调解+仲裁”,强化诉仲对接,扩大多元解纷“朋友圈”。近日,某科技公司因拖欠银行贷款被起诉至法院,法院委派到武汉商事仲裁调解中心,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调解中心对接武汉仲裁委员会,以仲裁裁决方式化解当事人纠纷,某公司代理人感叹“仲裁文书不上网,而且成本更低、更快捷,给我们公司省了不少事。”
为推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洪山区法院聚焦买卖、物业、金融、劳动争议等重点领域,引入20家特邀调解组织、294名特邀调解员,调解成功9275件,调解成功率54.11%。结合辖区实际,筛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件,创造性发布“区域性指导案件”,设立“楼宇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对辖区内房屋租赁类纠纷“就地发现、就地介入、就地调处、就地化解”,助推“楼宇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指导案例调解一做就通,为我们调解工作提供了专业指导,大大提高了我们调解成功率。”街道调解人员表示。
向外发力广宣传
8月31日晚,该院冉超政法先锋队联合张家湾法庭干警代表,前往张家湾街道金色城市社区开展“公益集市”法律服务活动。“我的公司欠付工资,劳动仲裁也没有回音,我该怎么办啊?”前来咨询的李女士一脸愁容。法官耐心开导,并告知李女士可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强制执行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听了法官的解答,李女士放下心来,对法官连连称谢。
“判决被告一向原告支付拖欠货款6万元,但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主要是因为,原告虽然提供了与被告一的‘微信’截图这一关键证据,但是原告没有提供相关证明被告二是买卖合同相对方……”这是近日洪山法院走进白沙洲大市场的普法活动现场,法官宣判一起白沙洲商户间的买卖合同纠纷案,并当场向旁听的商户以案释法。经办法官从案例中体现出来的买卖合同主体混乱、证据保留不完善等问题展开盘后答疑,提醒商户在平常交易过程中注意证据收集。“法官提醒得太及时啦!我们以后做生意都要更加规范”商户们连连点赞。
今年以来,洪山区法院积极“走出去”,利用休息时间开展“法治夜校”等司法服务80余次,当好群众法律知识“充电宝”。开展“开学季、毕业季法律巡回课堂”活动4场,为数千名学生上好法治课,服务大学之城建设。为新录用公务员、全区700余名调解员授课,提升行政机关行政水平。主动“沉下去”,38名政法先锋队员常态化下沉街道社区,提供法律服务百余次,参加“公益集市”法律活动,现场化解邻里纠纷,受邀参加“法律明白人培训会”,向社区调解员分享调解经验,主动参与法治宣传活动,为居民送去节日“法治好礼”,受到群众好评。
稿件来源:洪山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