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匠心雕琢公平正义
——探访“全国优秀公诉人”陈琳荣誉炼成之路
□通讯员 陈如晶 郑航君 记者 陈钦祥
近日,第八届全国检察机关十佳公诉人暨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圆满落幕。经过办案质效考评、刑事检察业务笔试、刑事检察业务答辩、模拟法庭论辩等环节的激烈角逐,福清市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二级检察官陈琳一路披荆斩棘,斩获“全国优秀公诉人”称号,并获得单项“优秀论辩奖”荣誉。
作为一名检察官,陈琳始终秉持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深耕细作、精钻细研,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以术业专攻用心守护公平正义,彰显检察匠人本色。
精于工
求极致办好每一起案件
“要成为一名优秀检察官,每个案件都要严谨细致办理,才能经得起历史和法律的检验。”这是陈琳常说的一句话。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从检11年来,陈琳先后办理刑事案件800多件,在一个个大案要案的淬炼下、在一次次疑难复杂的挑战里,她愈发坚定了对案件事实如履薄冰的态度和对办案质效精益求精的韧劲。
2020年9月,陈琳参与办理最高检交办的一起职务犯罪案件,案件错综复杂、资金明细繁多,而且受到多方关注,压力很大。陈琳常驻办案点3个多月,同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加班加点,对证据进行全面、细致地审查,分析梳理200多册卷宗材料,完成了4份1000多页的审查报告,确保每一个罪名、每一起事实都有充分的证据支撑。最终,在法庭上,面对充分、扎实的证据,被告人对指控的事实表示没有异议,自愿认罪认罚。
匠于心
践行司法为民初心
“多亏了检察院,我们的血汗钱追回来了,这可是我们辛苦攒下的养老钱。”日前,回忆起被骗经历,福清的老李哽咽着连连表示感谢。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关系着老百姓的‘钱袋子’,也关乎千家万户的安全感。”2021年7月,在办理一起诈骗案件时,每当证据链出现断点、法律适用出现难点时,陈琳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那20多名被害老人满是无奈、无助的脸庞。
如何“破冰”?她积极引导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取证,细致查询交易流水,找到被害人充值消费记录,固定案件证据。最终,福清市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先后对芦某等5人提起公诉。
办案过程中,陈琳还注重开展追赃挽损,加强与被告人及其家属的沟通,做好释法说理工作,充分运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引导涉案人员主动退赃,累计追回涉案财物50余万元,为被害人挽回了全部经济损失。
初心如磐使命如炬。陈琳说,积极回应群众呼声,关心百姓疾苦,维护司法公正,是她不变的初心。
乐于业
做好办案“后半篇文章”
“始于办案,又不止于办案。”陈琳破除就案办案的陈旧思维,推动犯罪治罪向社会治理转变,由个案办理向行业治理、诉源治理延伸,实现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多年前,在办理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时,陈琳经过调查核实发现,某资产评估公司出具的估价报告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她敏锐地意识到,这些行为不仅使该份房地产抵押评估报告存在证据瑕疵,还可能导致银行资产的流失。厘清思路后,她立即向省房地产协会估价与经济委员会制发检察建议,要求对涉案土地房地产估价公司及相关评估人员予以行业惩戒、加大对房地产估价执业质量检查和估价报告抽查的力度、加强法律知识培训和执业道德教育。最终,检察建议获得采纳。
“企业风险防范意识较弱,因此普法工作要走在前头。”为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陈琳结合办理实践,制作串通投标风险防控、保险从业人员犯罪风险防范等多个专题普法课件,主动走访企业,开展精准普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成于务
获得殊荣尽展风采
群英荟萃,百舸争流,整整7天的大比武,6个环节的大练兵。面对“魔鬼大考”,陈琳迅速调整心态、全心投入、尽展风采,最终从来自全国各地的132位公诉精英中脱颖而出,斩获“全国优秀公诉人”称号。唇枪舌剑、妙语连珠,凭借深厚的理论功底、敏捷的反应能力和精湛的论辩技巧,她也将单项“优秀论辩奖”收入囊中。
“优公赛”不同于日常办案,除了要熟悉刑事检察的重点罪名和法条、司法解释,更需熟读近年来“两高”指导性案例、刑事审判参考案例以及重大方针政策,将理论、政策、法规与竞赛巧妙融合。
此次比赛新增刑事检察策论科目,要求分析给定材料中蕴含的理念政策、法律精神及相关法律适用等问题,这对参赛者“从政治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获得‘全国优秀公诉人’荣誉得益于日常办案的厚积薄发,离不开各位前辈的传道授业解惑,更离不开检察人的匠心传承。”一路过关斩将,陈琳在不断向上攀登中不负韶华、不负身上的“检察蓝”。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将以此次竞赛为契机,始终保持对办案质效精益求精的执着,用匠心雕琢公平正义,以初心守护万家灯火。”陈琳如是说。
责任编辑:林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