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和村里干部都很关心项目运转情况,政府出台了优惠政策还上门指导我们申报,主动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让我们在致富路上更有信心了!”1月3日,鹤壁市淇滨区大河涧乡洪峪村巴西菇种植业项目负责人李志兵向前来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反馈道。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涉及广大乡村,关乎千家万户,关乎民生福祉。鹤壁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创新监督方式,紧盯关键环节,精准发现问题,维护群众利益。
资金使用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淇县纪委监委紧盯惠民惠农补贴资金、涉农项目资金审批分配等关键领域,用好监督平台,综合信访举报、日常监督、审查调查、巡视巡察发现和职能部门移交问题情况,集中管理、分析研判、分类处置,加大线索存量处置力度。同时,将清廉村居建设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督促开设“以服务攒积分、以积分兑实物”的爱心超市,营造“人人挣积分,争当好村民”的清廉氛围,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廉动力”。
护航乡村振兴必须强化基层监督力量,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淇滨区纪委监委把监督探头延伸至服务“三农”一线,紧盯乡村振兴领域重点关注、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地方病”“行业病”,逐月梳理发现的乡村振兴领域有关问题线索,督促相关部门主动认领、联动整治。在此基础上,督促各乡镇(街道)纪(工)委以筹划一期专题学堂、集中一轮入户走访、攻坚一批惠民实事的“三个一”工作方式,推动全区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扛牢责任担当,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聚焦“三资”小切口,鹤山区纪委监委通过建立“区纪委+乡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联动监督体系,对村(居)务决策和公开、村级财产管理、村级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措施落实等方面进行全程监督。此外,同步建立组织领导、联合监督、问题会商、通报反馈等4项工作保障机制,对涉及村集体“三资”的问题线索,提级受理、直查快办,重拳整治妨碍乡村振兴政策落实的“绊脚石”,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李晓琳 悦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