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异常数据8.8万条,核实问题数据2.6万条,累计追缴资金2472万元......去年以来,济源示范区纪工委监察工委树立大数据监督思维,遇事找数据、工作用数据、查实靠数据,让大数据成为监督新引擎。
去年,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将移民补助资金发放情况与财政供养人员进行信息比对,发现20名公职人员违规领取移民补助资金问题,准确率100%,目前违规资金6.54万元已全部追回,正进一步核实是否存在优亲厚友等违规违纪问题。
“这是我们通过建立监督模型和比对分析规则,提高监督工作精准性的具体实践。”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燕凯表示。
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结合本地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对异常数据有行业性、领域性等特点的,经过认真分析、综合研判后,开展针对性专项整治。如,在将财政供养人员与市场主体、市场主体股东等信息比对后,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发现公职人员涉嫌违规经商、兼职、入股等异常数据600余条,随即在全区开展违规经商办企业和兼职取酬专项整治。目前已退缴各类违规所得223.43万元。
依托清廉济源数字监督平台,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与职能部门的业务数据库建立系统连接、数据采集直报等方式,整合各职能部门“沉睡”“割裂”的数据信息,释放监督叠加效应。工作中,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还注重发挥数据预防功能,开发民生资金“资格预审”模块,职能部门可通过该模块对预发放民生资金进行“过滤”审核,确保惠民资金精准发放,以智慧数据促进监督,用科技发现问题。
“我们要借助数据建设成果,补齐各类监督协作机制衔接不畅等短板,让监督下沉更深、落地更稳,释放监督治理更大效能。”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张艳 李璐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