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登记实现115项业务1个工作日办结,达到全国最优;推行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企业开办+N项服务”,开办企业总时间压缩至4个小时以内;在2023年4月份全国261个地级市信用监测排名中,名次跃至全国第三、全省第一……一组数据,折射出南阳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取得的新成效。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该市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去年以来,南阳市纪委监委以“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大力开展“大转作风、大提效能、大促发展”活动,靶向纠治作风顽疾,持续推动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实现效能大提升、环境大改善、产业大发展。
一竿子插到底,方能查出实情问题。该市纪委监委发挥明察暗访“尖兵”作用,聚焦中心工作、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持续开展明察暗访,层层传导压力。切实做到主要领导同志安排的事项必访,发展指标或工作排名落后的必访,重点督查事项进展缓慢的必访,出现重大舆情、突发事故事件的必访,先后发现作风问题53个,筛选典型问题10个,制作暗访专题片3期、暗访专报4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座谈论证,深入查病因、挖病根、治病症、促转变。
同时,与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市发展改革委等单位建立作风问题联动监督工作机制,召开作风问题联动监督会商会议3次,收集作风问题线索13条、重要问题事项14项。着力发挥“纪巡联动”监督叠加效应,从市委巡察中发现作风类问题线索57条,深入研判并移交相关责任单位调查处理,同步抄送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县市区纪委监委持续跟踪监督问效,构建协调联动“一盘棋”格局。
作风行不行,群众来评定。该市纪委监委扎实开展市场主体“三评”工作,将与人民群众利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87个市直部门、150个重点科室、3015个基层站所纳入市场主体“评市直部门、评重点科室、评基层站所”范围,优化评议方式,推动以评促改促建,以“市场主体评”促“工作作风优”。去年,全市共200余万人次参与市场主体评议活动,收集市场主体评议反馈诉求和意见共1.4万余条,整改完成率达96.6%。
为了将“严”的压力和氛围传导出去,把“拼”的劲头和动力激发出来,该市纪委监委组织人员分两轮对全市13个县市区、4个功能区和39个市直单位的“大转作风、大提效能、大促发展”工作开展、“办不成事”问题受理窗口向基层延伸、说“不”事项提级管理运用情况进行督导调研,点对点反馈问题128条,下发问题整改通知单49份,收到整改报告63份,推动各项工作由“全覆盖”向“高质效”转变。
过去的一年,该市市县两级“大转提促”工作组通过明察暗访、督导检查、专项治理等方式,发现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作风问题线索1310个,追责问责1430人;全市“办不成事”问题受理窗口共受理“办不成事项”326件,坚持从办不成之事倒查办不成事之人,累计追责问责21人次;运用说“不”事项提级管理制度,办理问题事项1254件,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了坚强纪律作风保障。(曾庆芳 金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