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济源示范区纪工委监察工委把深化运用纪检监察建议作为履行监督专责的重要措施,贯穿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工作全过程,规范纪检监察建议工作流程,督促相关单位和党组织抓好问题整改,健全完善制度,实现发出一份建议、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批制度、推进一域治理的良好效果。
“我们一定严格按照监察建议书的要求,督促相关行政村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并加强对各村的监督指导,坚决防止此类情况再次发生。”该区梨林镇纪委在处置省委巡视移交问题线索发现部分村、组违反国家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将村、组集体的机动地以村民名义申报并违规领取相应补贴资金的问题,及时向涉及村提出整改要求,并就此问题向该镇乡村建设办公室发出纪检监察建议,要求强化监督管理,及时堵塞管理漏洞。
纪检监察建议书既是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催办书”,也是预警风险、防治“未病”的“提醒单”。该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结合巡察反馈、日常监督、信访举报等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细化建议书适用情形和日常管理,做到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查结后必发、聚焦专项监督典型问题必发、发现问题较为集中的领域必发、涉及职能部门监管漏洞必发。按照“谁承办谁建议”原则,通过对全流程的规范、细化,进一步压实责任,提升纪检监察建议严肃性、权威性。
此外,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在跟踪问效、形成闭环上持续发力,通过要求责任单位在规定时限内书面反馈整改情况,开展整改“回头看”等方式,压紧压实被建议单位党委(党组)履行落实整改的主体责任,将纪检监察建议整改落实情况纳入被建议党组织、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日常监督、述责述廉重点内容,督促扛起责任、真改实改,真正用好用活纪检监察建议。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完善制度作为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纪检监察建议质效,发挥好纪检监察建议‘小切口’作用,推动做实日常监督‘大文章’。”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