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智慧文化 > 看年戏

看年戏

发布时间:2024-02-06 来源: 福建长安网 作者:佚名

  □王太生

  戏台,乡人的精神仰望。一群人,端坐台下,聚精会神地观戏,他们目光和注意力会被戏的情节与情感演绎所抓取和吸引。

  那年,为采访剧团下乡演出,我给剧团团长打电话,对方说,在村上演戏呢!

  便开车去寻。团长说,远着呢,你先到某镇,沿公路向东,看到路边有个大鸟窠,往左,走10分钟,绕过村头一家小杂货店,再往前,一直走到路的尽头,左拐,穿过一座村庄,出了庄子,有一座水泥大桥,下桥,就会看到一座庙,我们在庙里唱戏。

  好不容易找到那地儿,从车内探出头一看,嗬!好不热闹:庙会上,舞龙灯的、卖烤红薯、水萝卜、甘蔗的,卖蜡梅、卖锄头、大锹、钉钯的……空地上,不知谁用彩条塑料布搭一座大棚,掀开棚帘:好家伙!百十来号人,大姑娘小媳妇,老少爷们,围着十多桌,热气腾腾,一个个兴高采烈,面色红润,酒热耳酣。

  有人吃罢饭,就倒背着手,打着饱嗝,踱到隔壁去看戏。

  演出场地在塑料大棚里侧,早已坐满一堆堆等候观看的人群,戴帽子、裹方巾的,大眼、小眼、清澈的眼、浑浊的眼。团长正和一帮演员在戏台子旁边的一间小房子里化妆:扑粉、涂油彩、粘胡须、理云鬓、贴花黄。过道上,一个叼着卷烟的男人咳嗽着经过。

  团长51岁,他演小生,是主角。我问团长,为什么有的人化浓妆,有的人化淡妆,有的甚至就不化妆?团长笑笑:年纪轻的要化彩妆,年纪大的化浅妆,有时干脆就利用皮肤本来的颜色,化一个简妆,越老越接近自然本色。

  不一会儿,演出开始。鼓乐齐奏,我看到那敲锣的汉子,嘴里还啃着一截甘蔗。

  当天演的是传统戏《赵五娘》,才子佳人的故事,乡村里的人津津乐道。

  台下立刻安静下来,个个坐直了身板,前倾着头,巴巴地看着戏台,生怕错过了精彩处。小孩听不懂戏文,喜欢热闹,兴奋地在人堆中窜来窜去,感觉无聊时,似乎发现了什么,就跑到台后扒开幕布缝隙朝里看,看花花绿绿的戏服、叫不上名字的道具,看到一个男演员,涂了油彩大花脸,两个眼珠子骨碌碌地转。那个男演员“咿呀”了一声,吓得那几个小孩一溜烟地直往回奔。

  乡野的风,微微吹动帷幕。戏文里的唱词,咿咿呀呀,灌进我的耳朵,似懂非懂。

  以前,我只知道高亢的秦腔,在山塬茆梁上唱。一个人唱,山鸣谷应,山底下有一个人在静静地听——那是关于久远的乡村爱情。

  团长站在幕布后面对我说,戏文发音主要依附方言,用普通话去唱,就失去了它的声腔雅韵。

  就这样,我搬来一只小马扎,坐在人堆里静静地听。恍若听到,低处流水婉转流淌的声音。一条春天的河流,一川活泼泼的水,沿着绿茵茵的草岸,在一个地方拐弯,那些争先恐后的流水,抑扬顿挫。

  有人说,村戏是地域声韵的不灭灵魂,如同栀子花、老水车、古窑洞、小木桥一样,装点着乡村清贫恬淡的日子。

  年戏,就像农人吃过了牛排、汉堡,还是钟情于家里那口大铁锅,烧出来的青菜饭、红薯粥的味道。

  乡村的戏台,有鸟飞过,有风吹过,大地上植物和小动物声响。歌唱与抒情,不能填满我们巨大的胃,看过戏,农人们便开始侍田莳秧,一刻也闲不下来,他们才是乡野的真正主角。

  责任编辑:林少颖


原文链接:http://www.pafj.net/html/2024/fayuanwenyi_0205/4001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