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高级人民法院第5期“审学研”驻院研究人员、大连市金州区人民法院法官耿妆群就其研究课题举行研讨会,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围绕课题研究的背景、理论依据、写作结构和论述内容等进行点评,来自上海、北京、武汉及我省的专家学者在线上线下展开热烈讨论。
结项课题会现场
【研究情况】
耿妆群以“执行过程中失信惩戒及信用修复相关问题研究”为课题,通过对辽宁法院近十年间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情况加以统计分析,理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滥用问题,进而提出探索建立包括分级分类修复、信用联合修复、信用激励措施在内的信用修复制度,以此作为纠正失信惩戒滥用问题的有效“出口”,亦能激励失信主体主动履行义务,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打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
在另一课题“执行到期债权相关问题研究”中,课题人总结了我国在执行到期债权的规则设计与司法实务两个层面遇到的部分争议问题,进而提出从健全规则设计、发布司法实务工作指引、公布典型案例三个方面入手对执行到期债权中次债务人权益保护与救济的建议。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课题“小切口”,观微知著,从规则层面、实务层面、不同执行案件的类型多重角度层层剖析,对执行实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专家声音】
目前,全国法院正奋力向“切实解决执行难”的目标迈进。课题瞄准执行过程中失信惩戒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辽宁省近十年间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具体情况分析,在精准适用失信惩戒制度的同时,将构建信用修复制度作为解决“失信惩戒制度被滥用”问题的有效路径,对助力“切实解决执行难”有启发和借鉴作用,兼具应用和实践价值。
——省法院二级高级法官方宝国
课题通过对大量有价值的规则文本和实务案例的分析、研究,对失信惩戒应用的具体情形和类型、信用修复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发展进行了清晰明确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实际构建信用修复制度的基本内容、具体措施,以及如何探索建立信用分级分类修复和联合修复机制提出建议,该建议可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充分检验。
——理论导师、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教授蒋圣力
任何权力都有被滥用的危险。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在执行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执行权制约机制加强执行监督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中对“精准适用失信惩戒措施”和“健全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均有防止惩戒措施被滥用的相关规定。课题人与我院执行局密切配合,以失信惩戒为切入,统计整理了大量失信惩戒数据引入课题,对信用修复提出了较好的对策与建议,对规范失信惩戒、信用修复工作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很有实践意义。
——实践导师、省法院执行二庭庭长王兴奎
课题着眼“良法善治”的法治原则,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其尝试建立信用分级分类修复与联合修复机制,内容详实,小心论证、大胆创新,理论与实践得到很好结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雷益丹
课题不仅从理论角度分析信用修复的概念内涵与功能价值,还总结借鉴各地法院在这一制度构建中的经验做法,进而提出建立信用分级分类修复与联合修复机制的完善建议。研究方法多元、扎实,论证思路清晰,观点建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褚睿刚
课题的亮点是提出了建立信用分级分类修复与联合修复的标准和具体机制,对信用修复行为进行量化打分,为执行法官在实践中的考量增加了具体判断标准。课题结构清晰,研究方法合理,论证充分、引注规范,提出的部分观点也具有较强创新性。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杨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