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法治报记者 韩志强
30多摄氏度的气温,虽是多云天气,但几户村民家走下来,鲍培林的身上还是微微冒了汗。7月9日上午,鲍培林按计划来到辖区西古村入户走访。西古村有2000多口人,每到一家,鲍培林都详细了解家中成员情况,悉心讲解反诈知识,提醒注意防盗,防雷电雨灾害,指导他们手机关注“局长信箱”。“村里年轻人好多出去务工了,有的趁着凉快下地打除草剂,半天也就能走个十多户。”鲍培林说。
1975年出生的鲍培林是南皮县公安局王寺派出所教导员,兼社区民警,他负责的刘夫青社区有6个村8000多口人。1996年参加公安工作两年后,他就到了派出所,26年扎根农村社区,进千家门,解百家困,抓防范、排隐患、调纠纷,逐渐从村民们口中的“小鲍”变成了“老鲍”。付出总有回报,刘夫青社区连续7年没发生任何安全生产和交通事故,实现了矛盾零上交、刑事零发案,2个村从未发生电诈案件。他也先后荣立三等功4次,2020年获评“全省十佳派出所民警”,2023年被评为“全省公安派出所社区民警标兵”。
各村的角角落落、家家户户,他都装进了心里
“还抽烟哩?戒了吧大娘,多喝点儿奶,现在政策多好啊,孩子都孝顺,咱体格壮壮实实的,您老有福呀!”在王寺村王大娘家里,鲍培林和73岁的王大娘唠着家常。王大娘和儿子儿媳前几年出过一次车祸,对方车辆只有交强险,无力赔偿,巨额的医疗费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气来。鲍培林和这家人结成帮扶对子,帮着办理低保、残疾证,后来跑办银行无息贷款,让一家人通过养牛致富,他还给王大娘的儿媳申请防火员公益性岗位,减轻生活负担。现在王大娘一家条件改善了,他仍坚持每周抽时间来看望老人。
王大娘的小儿子、儿媳在沧州务工,孙子在村里上小学,因为贪玩,学习成绩总也不好。“眼瞅着孩子废了,可怎么得了,给管管吧。”老人急在心上,跟鲍培林提了个要求。“孩子跟我家孩子差不多大,时不时给他买点儿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寒暑假抽时间接出来吃顿饭,让俩孩子一起玩,我说话他还真听,孩子今年13岁了,该升初中,学习中等以上。”鲍培林欣慰地说,村里有的学生家长一看警察管孩子有效果,也把孩子推给他,非让他管一管,“只有付出诚心爱心耐心,老百姓才会相信咱,跟咱心贴心。”
鲍培林刚从警时是名刑警,后来从事社区警务。刚开始入户走访时,他常碰钉子,别说进门和辖区群众说话,就连敲开群众家的大门都很难。群众不给开门还是因为对自己不熟!于是,只要有机会,他就到各个村去走访。开始不好意思直接敲门,就找坐在村头巷尾的大爷大妈拉家常,谈农村的习俗,讲真实的案例,说防范的知识,每次都能引来一群人认真地听。村里的群众比他想得要热情亲切。天热时,有人给他送碗水;天冷了,有人叫他进屋烤烤火。走访很快成为他工作的一部分。逐渐地,村里谁家有几口人、都是做什么的、最近发生了什么事等,这些都被他一一记在心里。如今,已进入中年的鲍培林坚持走访,有群众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各村的角角落落、家家户户,他都装进了心里。
村里人每一份最质朴的需求都值得他全力去守护
这几年,辖区好多村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守,许多家庭在生活上面临着很多问题。村里人需求很简单,就是想着可以在有难处时有人能来帮自己一把。于是,再到村里时,鲍培林就带上个笔记本,谁家生活怎么样,有没有留守老人孩子,村上企业有没有挠头事,他把大伙的大事小情都记在本上,能解决的马上解决,解决不了的想办法去解决。
村上有事更少不了他,不管谁家有红白事,他都跟着帮忙,跑前跑后地张罗。这几年,鲍培林先后帮助5名刑满释放人员当上了钳工、厨师,还给两个小青年保媒说上了媳妇。许多年轻人常年不回家,对村里的事情还不如鲍培林熟悉,一旦家中有什么事,他们第一反应就是给鲍培林打电话去帮忙看看。
多年走访,鲍培林感受最深的就是,忙不在大、事不在多,哪怕只是帮一次小忙、做一件小事,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村里人每一份最质朴的需求都值得他全力去守护。
2017年,县里开展帮扶贫困户脱贫行动,鲍培林主动和几个村的贫困户结对子。杜大娘的儿子出车祸,治疗和康复费用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一家人因此致贫。鲍培林帮着跑低保,办残疾证、产业分红,一有时间就过去看望老人。正当一家人生活逐渐好转时,杜大娘在2018年突患血管瘤成了植物人。那段时间,他到处帮老人求医、帮着从县城拿药。忙碌了半年,终于有一天杜大娘醒来了,看着眼前人,脱口而出一句“鲍弟”。鲍培林正是她苏醒后认出的第一人。
2020年,鲍培林所帮扶的贫困户全部脱贫,但是那张帮扶登记牌还是被不少群众挂在家里。
在与群众朝夕相处的冷暖相知中、急难愁盼的时刻奔赴中,鲍培林走进百姓心中。 “老鲍”“鲍哥”“小鲍”,不知不觉间,他多了更多的称呼……
村民有事,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
“在这农忙季节,我们持续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大走访活动,请关注‘局长信箱’、安装反诈APP,防火、防盗、防范电信诈骗,牢记交通安全,不烧荒、不乱扔化工废料,关心孩子,牢记安全生产……”随着网络的普及,鲍培林进村宣传的同时,时不时在各村微信群内发送防火防盗、防诈防骗、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安全使用天然气等内容的提示。
在农村,最让人关注的还是矛盾纠纷,看起来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可一旦处置不当就有可能激化矛盾。
当前主汛期到了,村民们开始关注宅院排水问题。老王住在堂兄弟后面,因为前面地势高导致排水不畅,前两天下雨门前积水,两家为此红了脸,找到鲍培林。他立即出面和村干部、民调员共同做工作,将胡同的地面做了处理,问题彻底解决。鲍培林说,像这样的小纠纷,他今年已解决了20多起。“咱是民警,村里人有事就应该找我。责任区里最远的村子离派出所有10公里,走访时,顺便把刚办好的身份证给送上门,虽说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可能感动一个小家族,邻里有了纠纷,咱出面,这个面子都能给。”鲍培林的话语中透着满满的成就感。
现在的鲍培林,身心都在村上,时常张家院子坐坐,李家屋里聊聊。看着熟悉的笑脸、村里日新月异的变化,他始终充满干劲:“如果可以,我就在村里干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