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为器 建模为炉
——福州市公安局仓山分局刑事侦查大队二中队中队长陈毅君侦查破案有利器
□特约记者 张宁 记者 林珊 通讯员 郭金彬
福州市公安局仓山分局刑事侦查大队二中队中队长陈毅君精耕刑侦信息研判20年,是大队“科技流”的领头人;对编程、代码、算法等方面均有研究,为侦查破案提供了强大助力。今年以来,他通过数据分析精准摧毁各类犯罪团伙46个,抓获嫌疑人180多名。
要从纷繁海量的信息数据中排查出有价值的线索,离不开系统性思维,这是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陈毅君毕业于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现为福建警察学院)刑事侦查专业,他不仅喜欢读书学习,还有一股子刻苦钻研劲。在仓山分局刑侦大队里,能玩转“e体+”智慧赋能平台的无出其右者。
走进陈毅君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桌上那几台大大的显示屏,不时跳出各种信息界面提示。“从事侦查工作这么多年,虽然没有直面过犯罪嫌疑人,但每当看到自己推送的线索助力成功破案就特别开心。”将一条条杂乱无章的数据化为指向犯罪嫌疑人的利剑,就是陈毅君心中最大的成就感。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高发态势,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犯罪嫌疑人实施诈骗,往往都是采用虚拟身份的方式,所以如何确认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是破案关键。”于是,陈毅君带领中队民警深入研究犯罪团伙的手段、特点,不断总结提炼出一系列技战法。
今年2月底,受害人郑某因轻信刷单可以返利,被骗数十万元。接警后,陈毅君立即从受害人使用的通联工具、下载的涉案App入手,结合被骗资金转移账户等信息数据3万多条进行分析。接着,他又根据犯罪团伙的推广引流渠道等环节展开整理、分析、研判,并参考线下调查取证情况逐渐缩小侦查范围。
历经1个多月的努力,陈毅君和队友成功锁定犯罪团伙的成员身份及藏匿范围。按照陈毅君研判出的嫌疑人名单,办案民警先后抓获诈骗嫌疑人17名,破获电信诈骗案件150多起。
盗窃电动车电瓶是多发性侵财案件,也是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小案。“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很多被盗电瓶都会以维保、换新、回收等渠道,回流到电瓶售后和回收企业。”陈毅君说,每个行业都有门道,要掌握盗窃电瓶的“犯罪生态”就必须走出去。
为此,陈毅君多次走访电动车维修、电瓶售后和回收企业,深入探讨求教取经。接着,他又从异常维保、频繁申报、流向特征等多维度入手,收集企业数据创建数字化模型开展分析。
“陈毅君创建的数据模型真的很好用,有时候我们都抓获盗窃嫌疑人了,受害人还没发现电动车被盗。”仓山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陈庆荣说,科技兴警就是要将精准赋能作用叠加、倍增,最大限度服务实战需求。据统计,今年以来,仓山区共抓获盗窃嫌疑人260多名,追回电动车40多辆、电瓶280多个。
业精于勤,通过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创新,2023年11月,陈毅君被福州市公安局评为全市十佳“数字建模师”。“数字赋能成效能得到大家认可,让我觉得充满干劲。”陈毅君表示,他将会继续坚持“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让数字侦查在打击各类犯罪中发挥更大作用。
责任编辑:林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