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娄底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多元解纷方法路径,整合各方力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娄底正焕发出蓬勃生机。即日起,红网时刻新闻推出“基层治理·聚焦娄底”系列报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探寻新时代基层善治之路,讲好基层善治的幸福故事。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响炮 实习生 熊小航 通讯员 邵海琪 彭丽娜 报道 基层治理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可在锁石镇,难事并不那么难。为什么? 近年来,以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为突破口,双峰县锁石镇认真践行“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组建“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健全“一平台受理、一站式服务、一张网共治、一揽子解决”工作机制,实现矛盾纠纷三调联动、镇域止访。 花之缘和美屋场。 一场“屋场会”,聚焦急难愁盼 走出基层治理新路子 “大家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召开‘屋场会’就是为大家解决实际问题!”这是锁石镇大溢塘村村民最常听到的一句话。 南山、小野、下祥组部分村民提出饮水困难问题,村“两委”打水井7口,解决22户受大旱影响饮水困难户的饮水问题。 下祥组村民反映组级公路坑洼影响出行,村两委借力省委巡视提级巡村契机向上争取资金硬化下祥组至南阳老村部0.6公里。 树山、毛些、合堂组村民反映人居环境脏乱差、山塘淤塞严重等问题,村两委在完善人居环境软实力的同时,积极筹资20余万元建设“花之缘”和美屋场,清淤骨干山塘5口。 “屋场会”上,村民们畅所欲言,既讲村里的变化,又直面问题。大家反映的环境卫生、饮水、道路安全等问题和诉求也都在现场得到了回应。 几张圆凳,几杯清茶,干群们围坐一团就可以敞开心扉,谈问题、说现状。聊的是村里的大小事务、政策法规、文明新风,唠得是家长里短,化得是邻里纠纷,气氛热烈且融洽。你一言我一语,既解决了问题,也拉近了人心。 锁石镇屋场会坚持“四不四谈”,不拘形式轻松谈,不限时间随意谈,不定内容广泛谈,不打板子敞开谈。解决问题“大平台”。把“屋场会”化身为群众工作会、矛盾纠纷调解会、村民思想教育会,让老百姓的“疙疙瘩瘩”化于无形。对梳理排查出的隐患,由联村工作组长、村干部、网格长会商研究解决,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问题,避免一般性问题演变成信访突出问题。 村民正在召开屋场会。(资料图) 一纸民约,涵养文明乡风 “三治融合”治理体系不断健全 在锁石镇芙蓉村文化墙上,张贴着一份全村村民共同的约定。 禁燃禁炮、爱护环境、移风易俗、厚养薄葬等内容涉及乡风文明、生态保护、社会治安等方方面面。 乡村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进行细化,并由村干部带头落实。 干群实干、群众认可。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到乡村治理中,不文明现象得到有效改善,村规民约不仅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更是融进了村民的心里。 通过村规民约,一座座农房,错落有致;一条条村道,平坦宽敞;一条条村规民约引领文明乡风、推动移风易俗。如今,在锁石,村规民约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不仅“约”出了文明村,还“约”出了美丽家园,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久久为功,成风化俗。一纸民约,体现自治的智慧,彰显法治的精神,涵养德治的文明。锁石镇不断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完善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基层治理温度不断提升,探索出一条“锁石之治”新路径,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源头活水。 大溢塘村和美屋场文化墙。 一堂党课 高位推进“抓源头” 党员干部受教育 群众得实惠 村民对国家政策不理解,把握不到位,对村干部误会加深,基层治理问题也越来越多。 如何让村民“看得懂”“能明白”“信得过”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真正做到知晓政策、弄懂政策、享受政策。锁石镇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每个季度给村民讲一次党课,只要想听,不管是不是党员,都可以参与进来,既能不断满足基层党员干部的精神需要,也能及时传递各项政策的惠民新声。”锁石镇党委书记欧阳鸿政说道。 给村民上党课,把服务送下乡。把党课转化为汇聚合力、鼓舞人心的“增压阀”“加油站”,可以更好地实现让党员干部受教育、让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近年来,锁石镇坚持从解决党员思想之惑着手,做到内容鲜、形式鲜、群体鲜,实现了党员教育走“深”、走“心”、走“实”,党课内容丰富“接地气”、方式灵活“聚人气”、联系实际“冒热气”。 “原味”走深。把政治理论教育作为主线,成立专题调研组,找准群众关注热点,广泛征求意见,确保党课“真材实料”,符合党员“口味”,力求党员想听、愿听、爱听。 “土味”走心。党课走进村组屋场,走进田间地头,并现场组织纠纷矛盾调处会,以案释法,让每名党员充当“和事佬”“大法官”,推动党课从“情景”向“实境”转变。 “辣味”走实。突出问题导向、勇于揭短亮丑,对于党员队伍中不支持村级工作、回避矛盾纠纷调解等错误倾向、歪风邪气,授课时直言其过、直指其害,让党员“辣”红脸、“辣”出汗、受洗礼。 一处光亮 激发内生“源动力” 照亮乡村振兴路 “我回家乡投资,主要是因为家乡人民非常淳朴,人工及物流成本较低,更重要的是镇村干部敢干,带头干,营商环境好,让我感到安心和踏实。”在锁石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现场项目投资人魏义华有感而发。 为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锁石镇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构建“村集体自筹+企业助力+银行贷款+争取财政补助”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全镇23个村建设总规模1.72万KW的光伏电站。其中,大溢塘村和芙蓉村依托油菜花基地、荷花基地,打造光伏观光长廊和观景台,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公约数”。 一花引得百花开。锁石镇以一朵油菜花为切入点,大力发展“花之缘”乡村旅游,将锁石的绿水青山转化为致富的金山银山。通过组建集体经济合作社,培育大户和小户共同建设了大规模的油菜、荷花和菊花基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景观。同时,连续举办12届娄底双峰油菜花文化旅游节,2021-2023年连续三年分别作为主、分会场举办湖南油菜花节,获评湖南省十大最美油菜花景点,国家3A级旅游景区。 随着“花之缘”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锁石镇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花之缘”粮油、福寿粮油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创利500余万元,锁石菜籽油、农家豆豉等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各类餐饮、住宿和休闲服务行业年收入达30万元以上,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纠纷矛盾苗头逐年减少。 从万亩油菜基地到“花之缘”AAA级景区,从全镇10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到整镇推进光伏产业开发,锁石镇在短短几年间,不仅拓宽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增收渠道,更让村域资源焕发出勃勃生机,集体经济日益壮大,群众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锁石镇以生态绿色发展带动农民群众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正在成为生动现实。
原文链接:https://www.hnzf.gov.cn/nograb/646854/69/1439469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