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基层法治 > 佛山打造法治文化集聚区,开启普法教育新篇章

佛山打造法治文化集聚区,开启普法教育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12-27 来源: 广东政法网 作者:佚名

  在法治建设的征途上,佛山市以创新之姿引领普法新风尚。近年来,通过建设法治文化集聚区,佛山市普法办、佛山市司法局整合资源、深化体验,打造了一批深受市民和青少年喜爱的法治文化新地标。这些集聚区不仅提升了普法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还为佛山市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优化和公民法治素养的提升注入了新动力。

  

  志愿者在“和悦”法治文化集聚区开展剪纸普法活动。唐梦 摄

  资源整合

  破解法治文化阵地小散问题

  佛山市作为广东省法治文化阵地数量位居前列的城市,长期以来面临着阵地规模小、分布散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佛山市普法办、佛山市司法局自2023年起推动建设特色法治文化集聚区,目前已建成4个集聚区,有效促进了阵地聚合,强化了学法深度,并获评2024年广东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优秀普法工作项目。

  佛山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满善革表示,佛山的法治文化阵地存在规模小、分布散两个突出问题,难以为市民提供深入的学法体验。为了整合现有阵地,实现聚合放大效应,佛山市普法办、佛山市司法局一直在探索如何整合现有阵地,实现聚合放大效应。

  全国“八五”普法规划要求“形成一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区域性法治文化集群”,广东省近两年普法与依法治理要点也明确要求“探索打造法治文化阵地景观集群”。在政府坚持长期过紧日子的背景下,新建大型法治文化阵地并不现实。如何整合现有阵地,实现聚合放大效应是佛山市普法办、佛山市司法局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佛山部分基层单位已经在探索阵地整合运营,如南海区里水镇司法所用里06号公交线,将该镇法治文化阵地串联起来,打造广东首条法治文化旅游线路。

  基于上述问题、上级文件精神与基层实践,佛山探索建设特色法治文化集聚区,借此推动法治文化阵地从点向面发展,法治文化教育从浅层次的“半小时法治教育”向沉浸式的“半日法治文化体验”转变,为市民建设更加深入系统地学法环境,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三水区依托“和悦”法治文化集聚区组织青少年法治素养实践营活动。唐梦 摄

  四个试点,各有特色

  依据各区申报的方案,佛山市普法办在全市选择了四个聚集区试点,分别为禅城区“法润万企”法治文化集聚区、禅城区“520”善治小区法治文化集聚区、高明区三谭故里“明阳红”法治文化集聚区及三水区“和悦”法治文化集聚区。

  每个聚集区的主题都比较鲜明,各有特色。按《佛山市特色法治文化集聚区建设方案》要求,聚集区需要按“一核、二效、三有”的基本标准开展建设,其中“一核”是关键,即围绕一个核心法治文化主题或一个核心法治文化阵地展开建设。

  “我们将云东海街道的‘荷文化’特色与中国传统‘和’文化相融,突出‘和谐、和美、悦动、活力’等文化内涵。”三水区司法局党组成员、政工室主任胡英姿说,“和悦”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追求。

  

  志愿者在“和悦”法治文化集聚区组织开展学法讲座。唐梦 摄

  “法润万企”集聚区则聚焦企业需求,围绕企业法治文化主题开展普法,致力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明阳红”集聚区依托“三谭”故里明阳村,深挖新中国第一任监察委主任谭平山的监察法治思想,突出红色法治文化尤其是监察法治文化主题,主要面向党员干部开展普法。

  除主题突出,上述聚集区范围内的法治文化阵地在空间上都比较聚集,符合《方案》所要求的“有阵地集群”。如“明阳红”集聚区包括佛山市高明区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谭平山故居、法治文化长廊、“三谭”纪念馆、东洲书院(区委党校)、中组部援建的明阳村党群服务中心等场馆、长廊,分布在高明河畔2公里范围。

  “和悦”集聚区则将约3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云东海街道法治主题公园、三江水韵民法典公园、三水区工人文化宫云东海宫(模拟法庭)、三水区青少年普法体验馆、映海南社区“豪哥调解工作室”等阵地串联起来。

  在建设过程中,各区根据《方案》提出“借力现有资源、整合法治阵地”的基本思路,在原有资源与设施基础上对法治文化阵地提档升级,联合各级职能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共建集聚区,实现以较小资源投入实现较大整合的成效。“我们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属地街道积极协调资金30多万元,在惠景城小区建设改造中融入法治文化主题元素。”禅城区司法局党组成员、政工室主任徐爽然介绍,该区石湾镇街道在此基础上整合其他3个较近的法治文化活动阵地建成“520”善治小区集聚区,让昔日的老旧小区不仅“焕新”,更“提质”。

  三水区的共建力度更大。该区在原云东海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基础上,联合广东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三水区委政法委、三水区云东海街道等10个单位,众筹资金100多万,新建三水区青少年普法体验馆、三江水韵民法典公园等法治文化阵地建成“和悦”集聚区。“共建是有效破解财政紧张压力,保证普法有效供给的重要办法。”佛山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科长何敬总结道。

  运营有方,成效显著

  “聚集区必须持续运营起来才能发挥作用。”何敬表示,基于这样的考虑,《方案》要求聚集区有常态活动、有组织保障。

  作为“法润万企”集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山市企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打造“1+X+4”服务架构,即以1个企业公法中心为纽带,佛山市司法局多个科室设立联系点,律师、公证、调解、仲裁4个法律服务行业入驻。截至目前,中心已为企业提供咨询超4000人次,组织调研、普法活动共计150场次,参与企业、商协会超过550多家,1万多人次参与。

  

  佛山市企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组织专业团队到宏宇集团开展订单式精准普法活动。唐梦 摄

  “我们非常注重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主动策划精准普法活动。”企业公法中心负责人余莹歆介绍,今年7月,中心根据佛山头部陶瓷企业宏宇集团反映的人力资源合规问题,策划了一场人力资源主题普法活动,受到该集团40多位人事与法务岗员工的好评。

  结合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特点和需求,佛山市司法局、禅城区司法局还联合佛山大学、腾讯云(禅城)数字经济产业基地两家单位,于2024年9月13日在“法润万企”集聚区内挂牌成立广东首个数字法治传播研究工作站,合作开展数字法治传播与研究,以法治护航佛山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不知道你们司法局还能为我们企业做这么多事情。”禅城区张槎街道一商会会长带领会员参观完“法润万企”聚集区赞叹道。

  “520”善治小区集聚区通过现场设法治咨询摊位、邀请社区两委成员、“法律明白人”、驻村(社区)律师开展普法活动的方式,重点宣传反诈、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知识,受益人群已超5万人次。

  

  禅城区依托“520”普法小区法治文化集聚区组织观影学法活动。唐梦 摄

  三水区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和悦”集聚区日常运营。该区公共法律服务志愿服务队负责集聚区内青少年普法体验馆日常运作,成立由5名普法志愿骨干组成的“青少年普法体验馆活动组”,每周末协同广东财经大学佛山校区法学院学生志愿者参与普法实践,负责体验馆讲解、宣传活动策划和执行等。

  据了解,2024年以来,三水在集聚区内共开展“法治三江 健步寻‘宝’”活动、“守护青少年‘典’亮暑期星空——三水区青少年法治素养实践营”等普法活动320多场次,参与人数达6.6万人。除开展各类活动,该区还深挖“和”文化资源,以集聚区内阵地为元素,于今年年初推出佛山市首枚叠色印章法治明信片。

  “明阳红”集聚区建成以来,高明区积极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参观,约2.8万人次。除高明当地,还不乏佛山市金融工作局、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等市直部门及南海、禅城等地单位参观学习。

  佛山市通过法治文化集聚区建设,有效破解了法治文化阵地的小散问题,实现了资源集聚、信息集聚与品牌集聚,提升了普法成效,打造了标杆性普法品牌。接下来,佛山市将扩大试点,在全市推广建设法治文化集聚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佛山市的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原文链接:https://www.gdzf.org.cn/xbsy/gddt/content/post_17579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