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在舟山市定海区干览镇新建村,南洞景区的步道上游客络绎不绝,乡村美术馆里孩童们正临摹渔民画,邻里中心的广场上老人伴着音乐健身……这个曾经并不起眼的小山村,如今已是日均接待游客超4000人的“网红打卡地”。从获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到入选联合国人居署“净零碳”乡村规划案例,新建村用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书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答卷——而这背后,离不开监督护航下的生态底色与富民成色。
“村里要建邻里中心,材料环保吗?能耗控制得住吗?”去年夏天,新建村的树荫下,“阿红书记工作室”的“问廉”坐访点前挤满了村民。村党总支书记余金红和工作室成员耐心解答着每一个疑问——这样的场景,正是定海区纪委监委联动干览镇纪委监察办指导下的“三廉”工作模式的日常写照。
为让“两山”理念在乡村进一步落地生根,定海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推动新建村创新推出“阿红书记说廉”品牌。依托“阿红书记工作室”,一支由村两委班子、村监会、村监察工作联络站成员,以及“两代表一委员”、村贤、东海渔嫂组成的监督团队应运而生。“班子带头诺廉践廉、监督力量跟进督廉、村民主动问廉”的“三廉”工作模式,既理顺了乡里关系,又守护着发展利益,让每一项决策都晒在阳光下。
2024年建成的邻里中心,正是这套监督机制护航“绿色发展”的鲜活样本。作为村民期盼的“便民枢纽”,这个以“多功能集成、文化赋能、服务下沉、低碳环保”为核心理念的公共服务设施,从规划之初就被戴上了“监督紧箍”。
“项目要落地,先过‘廉洁关’和‘生态关’。”余金红介绍,工作室联合村监察工作联络站成员一次次走村入户,收集廉情民意的同时紧盯“环保细节”:建材是否低碳?是否会破坏周边植被?雨水回收系统设计是否合理?针对村民提出的疑虑,团队逐条研究、逐项落实,确保项目从图纸到施工,每一步都符合“净零碳”标准。
如今,走进邻里中心,立体绿化爬满外墙,雨水回收系统悄然运转,节能灯具照亮每个角落。这里不仅是老人下棋、孩子嬉戏的乐园,更成了高雅艺术下乡的舞台——浙江交响乐团的《春节序曲》在此奏响,村民在家门口免费享受了“音乐盛宴”。而这一切,都源于监督机制带来的“双重保障”:既守住了廉洁底线,又把牢了生态红线。
这样的变化,让新建村在发展之路上走得更稳。南洞景区十年间成长为日均接待4000-5000名游客的“网红地”,乡村美术馆、大学生创作基地、生态步道串起文旅动线,大乐之野民宿、仙踪林营地等业态蓬勃兴起,强村富民的画卷正徐徐展开。从监督护航项目建设,到生态理念贯穿发展全程,新建村的蝶变证明:守住绿水青山的底色,盯紧廉洁实干的作风,乡村振兴的路就会越走越宽,老百姓的幸福就会越来越实。
(舟山市定海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