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桐乡市复兴路农林新村居民张大爷家中,随着燃气灶旋钮“咔嗒”一声转动,蓝色火苗“呼”地蹿起并舞动起来。至此,农林新村57户居民翘首以盼的清洁能源工程圆满收官,该小区正式告别“扛罐上楼”的历史,迈入“天然气”时代。
“盼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张大爷的感慨,道出了老旧小区居民的心声。
农林新村隶属于桐乡市梧桐街道康泾社区,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内有4幢居民楼,多数住户为老人,是标准的老旧小区。在过去,住户们主要依赖瓶装液化气进行烹饪,不仅带来了搬运沉重气罐的困扰,还存在着皮管老化导致的漏气风险和钢瓶超期等安全隐患。不久前,桐乡市纪委监委在深入基层走访调研时,了解到该小区不少居民有着想要接通天然气的迫切诉求。
“群众的烦心事,就是监督的发力点!”桐乡市纪委监委聚焦群众所需所盼,以解决群众用气难题为监督“小切口”,全力推进燃气安全问题专项整治,压紧压实职能部门责任,守护群众“烟火气”。
老旧小区房屋结构复杂,地下管线纵横交错,施工存在极大难度。该市纪委监委联合建设局成立调研小组,通过“现场办公会”“居民恳谈会”等访民情、听民意,重点了解居民天然气安装使用意愿和天然气管网铺设、安装使用等情况,并梳理成诉求清单和问题清单,指导督促施工方现场勘查后结合清单信息因地制宜制定施工方案。
进场后,该市纪委监委以现场检查、实地调研等监督方式,构建起立体化、全链条监督体系,既通过查台账、听汇报、看现场等方式促进度、抓安全,又与建设局、社区、燃气公司等相关负责人召开问题推进会,逐项研判会商、协调化解问题,还督促燃气公司组织员工对居民开展安全用气知识培训,筑牢民生“安全线”。仅耗时两个多月,农林新村就用上了“放心气”。
通气,惠及的不只有农林新村。以农林新村为实践样板,桐乡市纪委监委督促建设局举一反三、由点及面,全域排查受困于“用气难”老旧小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造提升。整治以来,全市已完成老旧管网设施更新3.96公里、老旧小区及集聚点燃气改造5个、启动1个市级液化石油气储配站迁建工程、更换金属软管1.5万根。同时,该市纪委监委畅通渠道,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深入查找整治中可能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以及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问题。
“燃气改造不仅仅是灶台上的改变,更是通过这种‘蝶变效应’推动城市更新实践,点亮万家幸福。我们将持续从‘忧居’到‘优居’的民生实事入手开展靶向监督,将民生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桐乡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桐乡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