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人民检查 > 中共太和县委关于十一届省委第四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中共太和县委关于十一届省委第四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发布时间:2025-09-12 来源: 安徽纪检监察网 作者:佚名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2023年7月13日至9月15日,省委第四巡视组对太和县开展了巡视。2023年11月26日,省委第四巡视组向太和县委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巡视整改总体情况

  县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贯穿巡视整改全过程,不折不扣做好巡视整改各项工作,全力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

  (一)强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推进整改落实,坚持“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在省委常委会会议和省委书记专题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完善县委班子学习计划,确保巡视整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严守政治纪律,建立县委常委会常态化学习研讨县内市管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机制,研究出台《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深入推进党员干部作风大转变的实施意见〉任务清单》,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加强政治监督。

  (二)强化调度推进,扛牢整改责任。县委高度重视,扛牢巡视整改主体责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先后召开12次县委常委会会议、4次专题会、11次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会、15次调度推进会,强力推动问题整改。县委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主动领办25个整改问题,占比65.79%,牵头制定整改方案,以听取汇报、实地督导等方式调度推进整改10次,协调推动整改任务落实;县级各责任领导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各牵头单位、责任单位主动靠前、积极配合,形成一级抓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局面。加强督促检查,成立督导组,开展常态化、全覆盖督导,下发督查通报4期。

  (三)做实“四个维度”,提高整改质量。整改过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认真按照“四个维度”要求,从严审核把关,高标准、严要求推进整改。聚焦事要解决,省委巡视反馈70个具体问题,集中整改期内已有效整改53个,其余17个具体问题集中整改期内未全面完成整改,均进一步细化了工作举措,明确了整改路径、时限、目标。聚焦厘清责任,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制定《省委巡视反馈问题追责问责清单》。聚焦举一反三,坚持具体问题与共性问题、显性问题与隐性问题整改相结合,整改期间部署开展专项整治,系统推进重点行业领域问题整改。聚焦建章立制,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健全完善《太和县解决职责争议问题工作机制(试行)》《太和县实施数据共享推动项目准入把关部门联动工作机制》等制度机制96项。

  (四)注重有机结合,系统推进整改。将巡视整改作为推动和改进工作的重要抓手,推进巡视整改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有机结合起来,以问题的高质量整改促进太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0.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5亿元、增长18.4%;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4%、7.5%;完成规上工业产值261.8亿元;2024年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3%。

  二、具体措施和成效

  (一)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奋力推动皖北地区全面振兴方面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一是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县委班子带头学习,县委常委会分章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开展研讨交流,举办县委主题教育读书班,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邀请省经济研究院智库专家作专题辅导报告。二是强化要素保障。落实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星期六会商”机制,2023年12月以来召开调度会12次,解决项目土地出让、规划调整、招标程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三是强化经济运行分析。坚持经济主管部门常态化监测、县政府每月分析、县委每季度研判经济工作,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全市第1,上榜安徽县域经济总量10强,2024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市第3。

  (2)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太和种粮大户徐淙祥重要回信精神。一是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将重要回信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学习计划,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全县乡村振兴绩效考核内容。坚持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落实情况调度汇报机制,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二是巩固提升高标准农田质效。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对排查出的问题分类施策、推进整改。三是持续推进强农带农。联合省农科院开展小麦、大豆新品种选育攻关,加强示范种植与成果推广转化,小麦新品种良种展示示范推广基地新增38家、25048亩。带动6万多户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获评2023年度全省粮食生产十强县。四是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培育市级产业化龙头涉粮加工企业4家,推动2家新引进涉粮企业入规,加工小麦能力提升2.69万吨,达27.69万吨,获评2023年度全省农产品加工十强县。

  (3)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专项整治部署。一是坚决扛稳耕地保护政治责任。创新“人防+技防”,搭建“智慧国土”高点监控预警平台,开展耕地保护问题专项监督清理整治。二是持续巩固统计领域专项整治成果。开展自查自纠,每月结合数据预警情况开展数据核查。三是开展城市绿化工程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印发《太和县绿色图章制度》等制度,着力构建全流程项目监管制度体系。

  (4)深入贯彻省委“打造现代医药产业基地”部署要求。一是加强产业系统谋划。编制《太和县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基地发展规划》,对现代医药基地新三年行动计划进行修订完善,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确定分年度目标任务。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二是发挥医药资源禀赋。招引“太商回太”医药项目2个,在生产环节,在建原料药类项目3个、制剂类项目3个,新引进制剂持有人企业3家。在医药流通环节,新设立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批发(零售)企业220家。三是加强政策支持和科技投入。2023年重点监测的17家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强度1.26亿元,较2022年增长72%。2023年以来,新引进本科以上医药类人才31人。建设医药创新平台4家,出台《太和县科技创新扶持奖励办法》。四是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建设药品上市持有人基地,2个制剂品种获批上市,谋划2024年医药类技改项目11个。

  2.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5)扎实推进三次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一产发展。2家粮食加工企业成功申报入规,全县粮食加工规上企业达到11家,2023年总产值超10亿元,新增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家、市级粮食龙头企业4家,一帆香料荣获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称号,实现零突破。二是推进二产提效。优化调整产业发展格局,欣奕华制药技改、天硕金属、泓远发制品等项目建成,2个产品分别获批省、市工业精品,主导产业发展质效明显提升,2023年二产实现税收收入12.56亿元。三是增强三产动力。持续开展金融顾问服务实体经济活动,持续加大信贷投放规模,2023年底,全县贷款余额同比增加64.67亿元,同比增速12.5%,存贷比较2022年底提升1.02个百分点。

  (6)加强创新驱动发展。一是加强财政科技支出。出台《太和县加强科技投入联动与统筹管理实施方案》,2023年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33.5%。二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制定《太和县科技创新扶持奖励办法》,2023年新增省创新型中小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全县规上企业研发投入较2022年增长1.2亿元。三是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引导铅酸电池回收利用骨干企业实施了富氧侧吹炉煤炭减量替代改造、低温熔炼车间余热回收利用等技改项目。太和(肖口)绿色新能源产业园管委会与中南大学博导团队签订合作协议,共建锂电池材料循环利用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7)树牢绿色发展理念。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常态化督导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方案》,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题培训班。二是加强湿地保护。印发《太和县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常态化长效机制》,集中整改期间,落实月报告5次,专项巡查32次。三是系统治理黑臭水体问题。完成城区河道沿线雨水口混流排污问题溯源整改,实施智慧管网二期工程。

  3.深化党委全面领导作用

  (8)强化统筹全局协调各方。一是扎实推动专项整治。排查养殖场,发现并整改养殖场污染治理问题,做好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污染防治工作。二是加强清单运行管理。印发《太和县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和县级政府权责清单、县乡两级公共服务清单及县级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2023年版)》,加强对清单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权责不清问题摸排,明晰职责问题2个。

  (9)深入推进依法治县。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集中整改期内,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集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5次,印发《中共太和县委全面依法治县2024年工作要点》,将全面依法治县、法治政府建设纳入2023年度绩效考核。二是规范土地征收程序。修改印发《太和县土地征收程序》等文件,明确征地程序、规范征地材料清单等。三是提高办案水平。压实案件办理环节审核监督责任,提高办案质量,2023年12月以来办理行政案件中未发生行政复议纠错案件、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四是提高群众满意率。印发《关于常态化开展平安太和建设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九个一”活动实施方案》,开展大走访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2023年度太和县公安机关群众满意率全省排名同比上升18个位次,群众安全感程度指数97.38%,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和2个位次。

  (10)强化社会治理。一是开展混凝土搅拌站问题专项整治。依法依规拆除无资质搅拌站,规范混凝土搅拌站标准化建设。二是加强“雪亮工程”管护。建立《雪亮工程运维管理制度》,非正常在线的摄像头已整改到位。

  4.压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政治责任

  (11)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集中整改期间,县委常委会会议、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等内容。

  (12)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一是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完善电诈案件发案“日通报”制度,巡视整改以来,通过线上推送“反诈提示”、微信公众号发布反诈及“两卡”宣传文章,线下开展反诈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彩页等方式,加强法治宣传;持续推动“警格+网格”劝阻模式,推送预警劝阻线索460条,涉及群众均劝阻成功。二是加强入网源头控制。全县金融机构、通讯运营商开展业务培训,向公安机关推送可疑信息,添加涉诈黑名单。三是坚持依法严惩。开展“断卡”统一行动,核查涉案“两卡”等各类线索,对涉诈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或行政处罚,返还被害群众资金。

  (二)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认真履行“两个责任”方面

  5.县委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13)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一是强化理论武装。集中整改期间,县委常委会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5次,听取2023年度政治生态分析报告、县纪委监委关于县管领导干部党纪政务处分情况报告。二是压实监督责任。出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2024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县纪委监委履行同级监督责任,向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发送提醒函,督促认真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三是深化警示教育。召开全县警示教育大会暨全面从严治党党课报告会,通报相关违纪违法案件。先后组织160批次5100余人次到县廉政教育基地接受教育。四是强化线索办理。制定《太和县纪委监委问题线索管理办法(试行)》,每周召开案件预审会议,遏制增量、清除存量。五是加强专项治理。对乡镇财政资金管理进行内控检查,建立乡镇财政财务互审机制,开展重点抽查。

  (14)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和“一岗双责”。一是扛稳管党治党责任。出台《县委常委会2024年工作要点》,印发《中共太和县纪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工作部署任务分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与抓经济社会发展共同落实。二是持续加强日常监督。省委巡视以来,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听取14名下级“一把手”述责述廉汇报;对3名县领导、10名下级“一把手”开展廉政谈话,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下级“一把手”开展谈话3人,对7名班子成员和下级“一把手”开展春节前党内谈话。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别公开承诺,带头开展监督谈话共计14人次,常态化开展廉政谈话,班子成员到联系单位和乡镇上党课18次。三是扎实开展监督检查。开展2023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分3类评定全县100家单位履责情况。四是全面开展警示教育。对因违反廉洁纪律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等问题进行剖析,制作违纪违法警示教育片,开展专题警示教育,印发《关于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的通知》,对重点岗位排查廉政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

  (15)深入开展警示教育。一是坚持以上率下。县委常委会会议学习有关案例通报5次53个;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体推进“三不腐”、加强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方面的重要论述102场次;召开全县警示教育大会暨全面从严治党党课报告会,通报相关违纪违法案件,县委主要负责同志作警示教育报告。二是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建成投入使用太和县党风廉政教育基地,160批次5100余人次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编印《年轻干部警示教育读本》2000余册。县纪委监委在全县警示教育大会上通报典型案例。

  6.县纪委监委认真履行监督责任

  (16)强化政治监督。一是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监督检查。2024年3月对全县100家单位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监督检查,将检查情况纳入2023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二是坚持把纪检监察监督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对28家单位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将检查情况纳入2023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三是坚持将政治监督融入纪检监察日常工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统筹衔接的具体举措》,开展3轮政治巡察。四是强化业务培训。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参加省纪委监委《视频讲堂》8期,召开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业务培训会,切实提升政治监督工作能力水平。

  (17)强化派驻监督。一是选优配强综合派驻纪检监察组。优化派驻纪检监察组队伍建设,调整后派驻纪检监察组人员结构更加年轻化。二是规范派驻纪检监察组问题线索管理。把派驻组移交问题线索情况纳入监督职责年度考核,出台《太和县纪委监委问题线索管理办法(试行)》。规范派驻机构发现、移送问题线索程序,强化对协作区发现移送线索的监督管理。

  (18)强化监督执纪。一是建立健全线索排查集体会商机制。召开线索排查会35次,加强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工作,统筹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职能部门力量联审联查。二是加强党纪处分执行。已完成对违规发放奖金的追缴,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三是加大行贿问题线索录入及处置力度。制定《太和县行贿人查办工作办法(试行)》,完善行贿人库建设工作,巡视整改以来,全面起底党员干部行贿线索,严格程序要求,及时录入行贿人信息库,确保处置到位、案结事了。

  (19)加强自身建设。一是强化警示教育。梳理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编印警示教育读本1本,印发2000余册,制作警示教育片4部。二是开展全面自查。组织开展第二轮个人自查事项报告,坚持举一反三,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如实报告婚丧嫁娶事项、酒驾醉驾等问题。三是强化日常监督。完善《太和县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实施办法》,依规依纪依法处置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四是主动接受外部监督。通过党风廉政情况审核、考察确定特约监察员10人。

  7.防范化解重点领域廉洁风险

  (20)防范化解招标采购、医疗卫生领域廉洁风险。一是开展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二是压实招标人主体责任。出台《太和县公共资源交易联络制度》,开展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培训5次,印发《2023年公共资源交易考核评价通知》,将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开展情况纳入2023年度县政府目标绩效考核范围。三是强化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印发《关于进一步压实招标采购进场交易监管责任的通知》,加强对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的监管,对存在问题的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作出处理。

  (21)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一是完善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印发《关于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的通知》,对重点岗位排查廉政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相关单位出台11项规章制度堵塞廉政风险点。二是强化监督力度。2023年9月以来,围绕“两个责任”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38次。开展违规经商办企业专项整治,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及部分重要岗位、关键岗位人员的亲属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进行排查整改。

  (22)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是加大监管力度。2023年9月以来,对关键岗位人员谈话902人次,组织开展下级“一把手”向县委常委会述责述廉3轮14人,充分发挥村纪检委员作用,各乡镇开展监督检查84次,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用好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畅通群众投诉渠道,公开公示信息90.47万份,群众满意度达95.75%。二是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5+N”、基层“微腐败”专项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等工作,坚持聚焦群众身边的吃拿卡要、蝇贪蚁腐问题,严肃执纪问责。

  8.扎实推进作风建设

  (23)防范纠治形式主义。一是健全制度机制。印发《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全市实行重大决策“一对标三审查”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任务清单》,对67个事项实施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风险点审查。在全县各单位实施了重大决策事项“一对标三审查”工作机制。二是开展形式主义督查检查。对纳入2023年度县级督查检查考核计划事项执行情况和2024年督检考计划进行跟踪落实,印发《聚焦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开展为基层减负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对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已完成整改。

  (24)深化基层减负。一是抓好减负政策及相关要求的学习。将为基层减负相关要求列入县委常委会会议和县政府常务会议学习内容,持续强化全县各级各单位为基层减负意识。二是厘清权责。印发《关于公布〈太和县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和县级政府权责清单县乡两级公共服务清单县级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2023年版)的通知》,对四项清单进行修改完善,进一步厘清基层权责。三是严格精简会文。2024年第一季度,县委、县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发文数量同比减少12.9%,会议数量同比减少44.1%。

  (25)持续深化“一改两为”。一是优化为企服务。2023年第四季度,太和县优化营商环境评议位居全市第3,较第三季度进步2个位次。二是深化为民服务。2023年民生类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2023年在全市民生工作民意测评中,知晓率全市第2、满意度全市第4。

  (三)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班子建设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9.强化领导班子政治引领作用

  (26)肃清遗风遗痕。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县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及省市关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关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相关通报36件。2024年春节前向县委常委、下级党委(党组)“一把手”发送全面从严治党提示单,督促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及“一岗双责”。二是严格开展明察暗访。加大“两违规”专项整治力度,2023年9月以来,围绕“两违规”问题开展明察暗访5轮,并公开进行通报曝光。

  (27)培育抓发展过硬本领。一是扎实推进指标进度。加强日常监测、统筹协调,强化调度,序时推进。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5.5亿元,较上年增长18.4%;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7个,总投资335.1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7家、省“专精特新”企业9家;规上工业产值完成261.8亿元,同比增长2.9%;三次产业投资持续优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7.8%,较2022年增长1.39个百分点;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2023年举办“2+N”招聘会376场,提供就业岗位12.5万个次;2023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4%、7.5%。二是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3年以来,签约亿元以上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项目53个,总投资额261.6亿元,2家企业进入省民营企业制造业综合百强榜单。

  10.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28)树牢鲜明选人用人导向。一是强化理论武装。省委巡视以来,县委常委会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选人用人的重要论述等内容3次;制定《太和县县委管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指导手册》,巡视整改以来,召开7次考察组培训会。二是强化干部考察。灵活采用谈心谈话、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干部的日常了解,成立8个调研组到全县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进行干部队伍调研,掌握一批表现优秀的干部;分层级对长期在同一乡镇或同一部门任职的干部谈心谈话;开展年轻干部擂台比武。三是推动县乡干部“双向交流”。规范科级干部交流流程,制定《关于进一步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实践锻炼的若干措施(试行)》。

  (29)深入谋划县管领导班子建设。一是加强统筹系统谋划。动议干部时在一定范围内充分酝酿,制定《太和县县委管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指导手册》,严格贯彻落实领导干部交流轮岗相关制度。二是有序开展交流调整。分层级对长期在同一乡镇或同一部门任职的干部谈心谈话,制定交流方案,建立交流台账,有序开展调整。三是强化制度保障。制定《太和县科级领导干部交流工作实施办法(试行)》,规范科级干部交流流程。

  (30)深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管理。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县委常委会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及相关人才工作要求3次。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及相关人才工作要求纳入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作为2023年秋季第一批次主体班教学内容,纳入2024年县委党校主体班课程计划。二是加强人才工作力量。印发《太和县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准则》等文件,择优选派62名高素质人才成立一支联络员队伍。三是突出人才引进供给。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关于加快集聚制药类人才的对策建议》,发布囊括27家重点企业、219个岗位、405名人员需求的第一批人才需求目录;制定“太爱人才和您迎未来”医药人才交流活动方案,走访慰问各领域专家人才,为全县主导产业引进人才163人。

  11.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31)压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一是强化工作举措。印发《2024年全县组织工作要点》,压紧压实责任。召开全县基层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议,县委主要负责同志现场点评;举办全县组织委员“擂台比武”活动。二是加强村级干部监督管理。常态化落实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资格联审机制,省委巡视以来,对291名村“两委”候选人预备人选进行了资格联审。三是壮大村(社区)党组织后备力量。出台《太和县村(社区)“两委”干部管理办法(试行)》,完善村(社区)“两委”干部监督管理体系。对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配备情况进行摸排,建立村(社区)“两委”后备干部队伍。

  (32)落实“党建+信访”机制。一是落实“党建+信访”工作体系。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党建+信访”工作体系深化信访工作的通知》,巡视整改以来,县领导阅批群众来信办结率97.62%。二是加强矛盾纠纷化解。全域推广“四事四权”工作法,通过“四事四权”工作法化解邻里纠纷4600余件。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运用“民声呼应”工作平台等为民办实事228件。

  12.深化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成效

  (33)增强领导干部担当作为意识。一是强化教育培训。把干部政治训练、履职能力培训、宗旨意识教育作为年度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印发《2024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举办人才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班、纪检监察干部春季培训班、系统业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公共资源交易培训班等各种培训班次,累计培训2581人次。二是大力推进拆迁逾期未安置项目。印发《太和县集体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逾期未安置突出问题工作机制》,通过现场督办、工作推进会等方式,定期不定期调度工程进展情况,推进安置区建设、供电施工、安置房交付结算等事宜。

  (34)强化澄清正名。一是完善澄清正名实施方案。修订完善《为受到诬告陷害错告误告干部澄清正名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澄清正名各项工作手续、程序。二是合理制定澄清计划。从过去查否件中筛选案例、预审会集体研究审议、办案单位自查以及当事人个人申请等渠道,发现澄清正名案件,及时推动实施澄清正名。三是提升澄清实效。坚持从宣传教育、扩大范围、跟踪回访等方面发力,让澄清对象放下思想包袱,勇于担当作为,取得良好澄清效果。

  (35)强化干部担当激励。一是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印发《关于做好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纪实报备有关工作的通知》,通过年度考核、谈话调研等建立“能下”预警名单。通过开展暖心回访、澄清正名等方式,强化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二是发挥职级晋升激励效应。梳理摸排全县职级职数使用情况,形成县直、乡镇和参公单位职级职数使用台账,实时更新维护,确保职级晋升工作在职级职数限额内实施。制定《太和县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工作指导手册》,有序推进职级晋升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四)落实巡视整改责任,加强巡视整改成果运用方面

  13.落实整改主体责任

  (36)强化整改政治自觉。一是县委扛稳巡视整改政治责任。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县委常委会会议、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及中央、省委关于巡视整改有关要求10次,县委主要负责同志领衔整改问题25个,带头制定整改方案,协调推动整改任务落实。巡视整改以来,召开12次县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巡视整改工作。二是严格落实巡视整改主体责任。印发《中共太和县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2024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将巡视整改工作作为年度重要政治任务,县委主要负责同志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将巡视整改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德述廉内容。

  14.强化整改日常监督

  (37)履行整改监督职责。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将相关监督办法等内容纳入年度工作计划,融入日常工作,对各单位省委巡视整改方案进行审查。2023年9月以来,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审核整改方案和报告22份,实地督导单位16家。坚持举一反三,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统筹衔接的具体举措》,强化日常监督。

  15.强化巡视成果运用

  (38)将整改工作融入日常。一是注重巡视巡察工作质效。2023年9月以来,县委常委会会议、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会深入学习中央及省委关于巡视工作有关要求13次。省委巡视以来,共建立完善制度96项。召开巡视巡察整改培训会,着力提升整改质量。二是把执行财经法规情况纳入日常监督内容。配合市纪委监委抽查4家单位账目,发现问题已全部整改;强化纪检、财政、审计等部门协作联动力度,常态化开展财务审查工作。三是坚持举一反三。2023年9月以来,对全县57个县级预算单位和31个乡镇2023年度预决算公开情况开展自查,对乡镇财政资金管理进行内控检查。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太和县委将坚持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深入推进整改落实,以巡视整改促进各项工作规范提升。

  一是扛牢整改政治责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整改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持续抓好整改,以整改成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突出完善制度建设。深刻剖析问题原因,举一反三,总结经验,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快形成系统管用的制度体系,扎紧扎牢制度“笼子”,着力堵塞漏洞、补齐短板弱项。强化制度执行,加强跟踪问效,确保每一项制度执行到位。

  三是持续强化结果运用。持续深入落实整改“四个融入”,坚持把巡视整改工作与推进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使整改过程成为统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过程,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太和提供坚强保障。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电话:0558-8622822;邮政信箱: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人民中路46号太和县人民政府县委楼三楼(邮编:236600);电子邮箱:swxszlz2023@163.com。

  中共太和县委

  2025年1月16日


原文链接:http://www.ahjjjc.gov.cn/xczg/p/1236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广告服务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