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完善项目监督管理制度及联合审验机制,按照‘一项目一清单’梳理监督要点,定期公示资金使用情况,强化事中过程把控与工程验收管理……。”不久前,福建省上杭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来到临城镇对六甲村供水工程虚增工程造价整改情况开展检查,乡村振兴办负责人打开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平台,详细介绍项目整改后的监管举措。
今年2月,省委巡视组反馈“临城镇六甲村供水工程虚增工程造价”问题后,上杭县纪委监委以问题为导向,将立行立改贯穿巡视整改全过程,第一时间向临城镇党委移交问题清单,督促其查缺补漏,即知即改。临城镇邀请县审计局评审人员对六甲村供水工程进行复核,精准核算后全额追回施工单位虚增的21.91万元工程造价款。同时,针对暴露出的招投标、工程变更、资金支付等环节监管漏洞,成立农村小规模工程审验专班,细化5项管理流程,从制度层面扎紧权力运行的“笼子”。目前,6名相关责任人被监察立案,1名领导干部受到批评教育,涉事施工及招投标公司也被移送相关部门作进一步处理。
村级工程看起来微小,却连着“大民生”。针对省委巡视指出的“村级项目建设不规范”问题,上杭县委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构建“专班统筹+领导包案+部门负责+动态督查”的责任体系,确保整改责任层层压实。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队下沉一线,开展“点穴式”督导,依托“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对全县镇村工程项目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问题整治清单,重点整治工程项目工作不深不细、招投标方式不合理、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今年以来,已开展现场监督15次,推动9个问题立行立改。
在白砂镇扶福村幸福院长者食堂改造项目现场,镇纪委工作人员正对照“农村小规模工程监督库”清单,对项目决策公示、招标程序、档案管理等全流程开展细致核查。“改造方案是否经村民评议?招标流程是否合规?请提供完整项目档案。”每一个关键环节都在监督“放大镜”下接受检验。
为实现村级小微工程长效监管,上杭县纪委监委聚焦项目招投标、建设施工、资金拨付等重点环节,在推行工程建设“阳光直播”的基础上,严格落实龙岩市纪委监委出台的农村小规模工程管理“全过程监督”十三条措施要求,开展农村小规模工程领域系统整治,建立项目入库、联合审验机制,将21个乡镇500余个农村小规模工程项目纳入监督库。各乡镇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制度措施,建立跨部门制度化、常态化协作机制,在项目信息共享、问题线索移送、联合调查等方面加强配合,形成“镇纪委统筹+行业主管部门主抓+村务监督委员会协同”三级监督体系,实现项目全周期动态监管。
此外,该县积极实践“审巡纪”联动监督模式,县委将联动监督工作纳入县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及县委全面从严治党重要任务安排。纪检监察、巡察、审计三方资源深度融合,围绕农村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将项目审批、资金使用、竣工验收等环节列为村级巡察重点。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已查处虚增工程量、违规干预工程项目等问题26起33人,形成有力震慑。
“我们将深化运用‘知、督、促’工作机制,坚决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持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确保巡视整改工作高质量推进。”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杭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