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走进姚安县光禄镇,成片的蔬菜基地郁郁葱葱,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田园气息。番茄、辣椒、茄子等时令蔬菜长势喜人,菜农们穿梭田间采摘、分拣、装车,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蔬菜产业是姚安县的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姚安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土壤条件,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蔬菜产业,让昔日的“滇中粮仓”变身“荷城菜园”,蔬菜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姚安县纪委监委把护航蔬菜这一特色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重点,找准“小切口”,紧盯蔬菜育苗、管护、销售全流程,深入一线开展全链条监督,为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县纪委监委有效整合基层监督力量,构建“县纪委监委+乡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乡村振兴‘三员’”的多层次监督网络,深入生产一线、下沉田间地头,紧盯蔬菜产业扶持、资金拨付、政策落实、技术保障等关键环节开展监督检查,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困扰、制约特色产业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难点问题。
县纪委监委制定双月监督清单,督促9个乡镇纪委、相关派驻机构聚焦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开展精准监督。各相关派驻机构紧盯特色蔬菜产业项目资金申请、分配、管理、使用等重点环节进行全程监督,严肃查处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慢作为、不作为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全力打通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中梗阻”。
各乡镇纪委针对蔬菜产业发展项目多、资金多、受益面广等情况,围绕小微权力运行、村务公开、“三资”管理、惠民惠农政策落实等内容制定监督清单,通过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建立小微权力清单、整合村级监督资源等有力举措,为群众看紧特色产业“钱袋子”。村务监督委员会和乡村振兴“三员”通过与种植户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对相关部门服务的满意度,收集意见建议,及时发现并督促解决问题,以有力有效监督护航乡村振兴。
在监督助推下,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9.5万亩,其中有机认证3.2万亩,总产值预计超12亿元。4家龙头企业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称号,创建全国“一村一品”蔬菜示范村1个,发展专业合作社126个,家庭农场53户、种植大户421户。创新推行“公司(合作社)十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带动4.1万农户实现户均增收8500元。冷链物流园日均吞吐量300吨,产品远销东南亚,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
此外,为做实蔬菜产销监督链条,县纪委监委发挥派驻机构“探头”作用,常态化深入辖区各农贸市场、超市以及各蔬菜便民服务点等场所,通过采取“拉网式”督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部门联动等方式,了解全县蔬菜供应环节是否存在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串通涨价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全面排查各类隐患和漏洞。以强有力的监督检查及时解决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行行业监管职责,切实保障市场物价稳定和群众正常生活需要。
“我们将持续聚焦蔬菜产业发展中的堵点、痛点,以精准监督护航特色产业全链条升级,让姚安蔬菜这颗‘荷城菜园’的‘绿色明珠’成为群众致富的‘幸福菜’,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马学能 || 责任编辑 王文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