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项目审批、资金管理等核心岗位,手中的权力直接关系政策落地和群众切身利益,必须时刻敲响警钟,严守纪法底线……”近日,怒江州纪委监委驻州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召集驻在联系部门的重点科室负责人开展“点穴式”谈话,直指岗位风险,敲响廉政警钟。
为破解“监督远、监督软”难题,该纪检监察组聚焦关键岗位,探索实施“三式监督法”,即“警示式”教育筑牢思想防线、“点穴式”谈话压实岗位责任、“清单式”防控精准堵塞制度漏洞,将监督触角延伸至项目审批、资金拨付、惠农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切实筑牢驻在联系部门的廉洁“防火墙”。
“警示式”教育就是要坚持纪律教育先行。为此,该纪检监察组通过召开专题警示教育会议、观看警示教育片、学习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等形式,选取农业农村领域反面典型作为“活教材”,教育引导关键岗位人员以案为鉴,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认真对照检查、全面剖析问题根源,不断强化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思想防线。
“过去认为按章办事就不会出问题,现在才真正认清自身岗位存在的廉政风险点以及组织监督的深层用意。风险排查清单让我明白‘雷区’所在,谈话教会我如何精准‘排雷’,时刻警醒自己保持清醒头脑。”州农业农村局项目审批岗位上的一名干部在“点穴式”谈话后说道。
为让谈话从“大水漫灌”转为“精准滴灌”,该纪检监察组根据不同岗位的职责与廉政风险,量身定制谈话提纲,在听取相关工作人员履职情况和廉洁情况汇报的基础上着重剖析岗位风险隐患,提出具体防控要求。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一人一档、一岗一策”的一对一“点穴式”谈话28人次,有效推动部门“一把手”及关键岗位负责人切实做到履职尽责、规范用权。
监督的生命力在于精准发现问题并推动整改。该纪检监察组聚焦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领域,围绕权力运行全流程,督促州农业农村局、州林草局、州科学技术协会等驻在联系部门的65个关键岗位、79名“一把手”和关键岗位负责人深入排查廉政风险点,共排查出276个风险点。根据排查结果督促指导相关职能部门制定348条防控措施,制定完善《内部机构廉政风险防控清单》《个人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登记表》等制度机制,并根据政策调整、职能变化、实践反馈进行动态更新完善,为关键岗位精准注入“防腐疫苗”,实现派驻监督从“有形覆盖”向“有效监督”深化。
“探索实施‘三式监督法’不仅是为了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穿透力,更是为了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该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表示,将把派驻的“探头”对准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持续完善“三式监督法”,让派驻监督始终聚焦关键、持续精准发力。(左蕾婷 || 责任编辑 王文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