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民主法制 > “炕头微党课”的乡土气——靖宇县人民法院“党建红”引领“司法蓝”基层实践工作综述

“炕头微党课”的乡土气——靖宇县人民法院“党建红”引领“司法蓝”基层实践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5-09-16 来源: 吉林省长安网 作者:佚名

  5月的白山市,青山叠翠,村落如画。在靖宇县景山镇村民李大娘家的土炕上,靖宇县人民法院景山人民法庭法官张静正捧着民法典,用东北“唠嗑”的方式讲解土地流转纠纷调解案例:“王大爷家那亩地为啥判给孙子种?这得掰扯掰扯农村土地承包法……”坐在炕沿上的赵大姐听得直点头:“比看电视普法听得明白!”这场持续了2个小时的“炕头微党课”,正是靖宇县人民法院开展“炕头普法”活动的一个缩影。

  

  党旗飘在普法一线
    

  景山人民法庭全体党员在东北抗联精神的滋养下,组建了“红心普法小队”,将主题党日活动“搬”到农户炕头。
    

  “我们要求党员法官开展‘炕头微党课’,让‘三会一课’接上乡土气。”景山人民法庭庭长张立文的工作日志中记录着党员法官的足迹:3月12日,张静在亮甸子村调解赡养纠纷时,顺带讲解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3月20日,张立文带队到田间地头,用锄头丈量土地边界的同时,普及了相邻权的法律规定。
    

  “移动党支部”让组织生活走出会议室。在李大娘家的炕头上,张静边掰玉米棒边讲解民法典中的居住权,张静还说:“咱们老百姓遇事就得找法说理!”张静的话让李大娘直拍大腿:“对,我家宅基地纠纷也要走法律程序!”

  

  从法条到家常的“翻译术”
    

  如何让冰冷的法律条文变成热乎的家常话?景山人民法庭创新“1+3+N”工作法,即由1名党员法官牵头,凝聚人民调解员、村网格员、老党员3类基层力量,化解各类民生矛盾纠纷。
    

  春耕前,法官在开展“炕头普法”时发现,某村两户村民因土地边界不清闹僵了。随后,法庭立即启动“党建联调”工作机制,组织党员干警到现场勘查,丈量土地,在党旗下一次性化解“一根垄”纠纷。调解书上的红手印,比炕头的窗花还要鲜艳。
    

  “法官们尽心尽力地普及法律知识,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生活得更幸福、更有保障。我们一定会认真学习,也非常欢迎法官们的到来!”看到法官多次走村入户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的场景,某村村干部如是说。为让普法更“对症”,景山人民法庭建立起“需求清单—支部接单—党员领办”闭环工作机制,通过走访收集群众需求,由党支部制作“普法菜单”,再由党员法官认领“普法责任田”。今年一季度,景山人民法庭通过该工作机制就地化解了5起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80.76%,司法温度在炕头的烟火气中悄然传递。

  

  从“送法上门”到“育苗扎根”
    

  张立文笔记本里记录的“王大叔问法律明白人咋当”,催生了“炕头育苗”工程。
    

  为了让“法律明白人”成为基层治理的行家里手,景山人民法庭联合辖区派出所、司法所、村民委员会启动了“法律明白人”培养计划,在40个行政村举办了“炕头培训”,采用“案例教学+现场调解”的模式,让“法律明白人”尽快掌握法律知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
    

  “要让普法从‘输血’变成‘造血’。”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党员法官结对指导“法律明白人”,把主题党日活动开到村部会议室。村民赵大姐主动申请当普法联络员,她说:“跟着法官学了几回,我也能给邻居说道说道民法典里继承那点事儿了!”从“法官讲”到“村民讲”的转变,让“法治种子”在黑土地上生根发芽,取得了“培养一个、带动一片”的治理效果。
    

  暮色渐浓,李大娘家的炕上仍旧热闹。法官收拾普法手册时,赵大姐塞过来黏豆包:“下回再来咱家唠唠反家庭暴力法。”这堂没有讲台的法治课,不见条幅,却见民心,这正是靖宇县人民法院以“小炕头”撬动“大治理”的生动实践。


原文链接:http://www.jlpeace.gov.cn/jlscaw/zhzl/202505/fec5399bc7ae4d7fba0bf38f1e6180b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广告服务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