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人民法院 > 跨越4000公里的“充电日记”

跨越4000公里的“充电日记”

发布时间:2025-09-16 来源: 江西政法网 作者:佚名

  最近

  江西法院来了三位特殊的朋友

  他们跨越几千公里

  从天山脚下来到赣鄱江畔

  开启了为期半年的

  “沉浸式”学习交流

  快跟上小编的脚步

  我们一起来听听

  他们这段时间的生活感悟

  

  阿不都外力·居麻

  克州中级人民法院

  

  (左二为阿不都外力·居麻)

  2025年3月至9月,我怀着汲取审判经验、提升司法能力的初心,赴江西省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开展跟案学习。这六个月的沉浸式学习,不仅是实务技能的“充电”,更是对法官职业使命与裁判思维的再深化,让我对如何办好每一起民事案件、践行司法为民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初入宜春中院民四庭,庭室浓厚的“精品案”意识便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法官前辈们对待每一起案件都严谨细致,从阅卷时对证据链的精准梳理,到庭审中对争议焦点的高效归纳,再到裁判文书中对法理与情理的平衡阐释,处处彰显着法官对案件质量的极致追求。在政治素养锤炼上,通过参与庭室政治学习与典型案例研讨,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法官的裁判不仅是法律适用的过程,更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传递法治温度的过程。唯有始终坚守政治立场,将“司法为民”理念融入审判每一环,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业务实践中,我以“同行者”身份深度参与案件办理,从一起民间借贷纠纷的审理中收获颇丰。该案双方证据零散、主张矛盾,我与承办法官共同梳理数十笔转账记录,反复核对借条原件与当事人陈述,在一次次沟通中厘清案件事实脉络。这个过程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法官对证据的审查不仅要“细”,更要“准”,既要通过严谨的证据分析还原事实真相,也要兼顾当事人的诉讼能力,引导其规范举证。此外,旁听法官前辈庭审时,他们对庭审节奏的精准把控、对当事人诉求的耐心倾听、对法律条文的灵活适用,让我进一步掌握了民事审判中“调判结合”的技巧,也提升了自身化解矛盾、定分止争的能力。

  如今学习即将结束,收获的经验与思维的提升将成为我审判工作的宝贵财富。法官的成长永无止境,必须始终保持学习热情,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才能跟上法治建设的步伐。回到原工作岗位后,我将把宜春中院的优良审判作风与先进经验融入日常工作,以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作风办好每一起案件,努力成为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法官,为两地法治建设的协同发展、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阿依古丽·阿不力孜

  阿图什市人民法院

  

  2025年3月至9月,我有幸在江西省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跟案学习。这6个月,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收获了友谊,可谓收获满满。

  司法视野得以拓展。这段学习不仅使我专业能力得到锤炼,还让我司法视野得以拓宽。让来自基层法院的我有机会站在更高的视角看待案件审理。通过参与案件办理、旁听庭审,学到了法官对庭审节奏的把控和程序的规范。列席专业法官会议、合议庭评议会议,进一步了解了上级法院在服务大局、化解社会矛盾、保障民生等方面的宏观思路,将个案办理与司法价值导向更好结合。

  司法为民理念深入内心。民商事案件大多涉及当事人的切身利益,这就要求法官必须始终将“如我在诉”的意识贯穿办案始终。在处理一起涉及村集体房屋租赁合同案件时,我与法官一同亲赴现场勘查,组织各方进行调解,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既解决了当事人的实际问题,又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法官不仅要坐堂问案,更要主动延伸司法职能,以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

  团队协作精神感受深刻。虽然我们时常面临着案多人少、案情复杂等困难,但法官们会坐到一起交流经验,共同探讨疑难复杂问题,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携手解决难题。这种团队协作精神让我认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重与同事的沟通协作,共同为司法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古扎努尔·阿布力米提

  阿克陶县人民法院

  

  自2025年3月6日以来,我有幸在江西省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二庭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跟案学习,在院领导的关怀和立案二庭指导法官们的悉心教导下,我快速融入到新的工作环境,深度参与到立案二庭民间借贷、婚姻家庭、赠予合同、继承权纠纷、人格权纠纷等二审案件的办理,通过案件分析、庭审观摩、文书撰写、调解协助等工作,深入学习前沿司法理念与实务技巧。指导老师庭审节奏把控细致、程序规范高效,对裁判文书做到高标准、严要求,裁判说理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令我获益匪浅。回望这6个月的学习经历,既检验了我的学习和办案能力,也让我有机会跳出固有思维局限重新审视自己,更让我深刻认识到专业能力是法院干警的立身之本。我相信这6个月的跟案学习将成为我学习工作生涯中很有意义的一段经历,也对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我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把所学所悟带回新疆阿克陶县人民法院,努力提升工作水平,为司法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位新疆法官

  不仅是司法业务的“实践者 ”

  更是两地法院的“连心桥”

  这场跨越千里的交流学习

  虽已结束

  但两地携手守护公平正义的目标

  没有终点


原文链接:https://www.jxzfw.gov.cn/2025/0912/202509126648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广告服务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