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人民检查 > 南繁基地里,三亚检察为何与种子“打交道”?

南繁基地里,三亚检察为何与种子“打交道”?

发布时间:2025-09-16 来源: 海南政法网 作者:佚名

  

  

  三亚市城郊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吴直榜向基地科研人员了解种业保护相关情况。高凌 摄

  近日,在中种集团三亚南繁基地的一处试验田内,工人们正忙着将水稻秧苗插入田中。

  “一个新品种上市需要完成5到6代的更新换代,虽然此时并不是南繁时节,但我们还是争分夺秒地对新型育种材料进行试验。”基地负责人表示。

  南繁基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科研繁育基地。“以水稻为例,制种育种需要好几个月甚至数年,而每个环节都关系着各方权益。”三亚市城郊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吴直榜说。那么,检察院与种子有什么关系?

  三亚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自成立以来,立足检察职能,围绕“向种图强”,强化“四大检察”综合履职,“捕、诉、监、防、治”融合履职,服务保障南繁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守护好种业“芯片”。

  摸清行业现状,构建专业化办案团队

  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每年9月到次年5月,全国各地农业专家来到海南,利用这里独特的热带气候条件进行种子的繁育工作,“南繁”之名由此而来。

  “针对南繁特点,三亚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持续深化专业化办案团队建设,选任资深检察官、业务骨干组建了‘天知崖’知识产权办案团队。”吴直榜告诉记者,一年多来,团队多次前往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三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南繁基地开展种业司法保护专题调研,为接下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走访中,他们发现辖区内育种材料盗窃、种业侵权判定、南繁大田管理等问题,不仅影响了正常科研秩序,也给育种单位和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甚至可能挫伤他们原始创新的积极性。

  为此,三亚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与三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知识产权部、三亚市公安局崖州分局等单位部门共同建立“南繁种业”司法保护工作磋商机制,同时通过开通知识产权检察服务热线、开展园区送法进企业、线索举报投诉、法律咨询、普法讲座预约等服务,护航“南繁硅谷”建设,助力种业创新发展。

  筑牢监督防线,深耕涉种检察监督

  在三亚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办公室里,负责人吴直榜正在通过相关部门共享信息筛选涉及南繁基地植物育种方面的刑事犯罪线索。中心成立以来,共办理基地涉农资、涉植物育种领域刑事案件4件11人。

  办案团队在办理一宗种苗育种企业员工内外勾结窃苗案时发现,刑事犯罪线索存在发现难的问题。对此,检察机关依托崖州湾科技城检察公共服务热线和公、检、法、行政执法知识产权行刑衔接工作细则及定期联席会议,建立南繁基地植物育种、农资打假等刑事犯罪线索快速响应处理机制,及时开展立案监督、提前介入,同时,积极落实“一案四查”机制,同步审查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监督线索,促进各项职能协调充分发展。

  全面梳理,找准漏洞。对一宗涉植物新品种权侵犯商业秘密开展立案监督,办案团队多次与侦查机关、植物新品种专家召开案件交流会,共同查找行业监管漏洞,以务实举措推动种业产业全链条保护监督。

  强化部门协作,构筑大保护格局

  “一个优良品种的诞生,离不开育种单位长期的科研投入。如果创新成果屡遭侵权,不仅给育种单位和企业带来损失,还会影响其创新积极性。”

  “检察机关将与相关单位部门建立种业侵权信息共享机制、引入侵权违法技术调查官、开展育种领域犯罪预防。”

  ……

  在近日举办的一场以“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为主题的沙龙上,检察官与企业代表、相关单位展开了深入交流,这也是检察机关推动构建种业司法保护大格局的一个缩影。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三亚市检察机关积极参与南繁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联合行动,为崖州湾科技城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联合行动方案的制定、植物新品种权侵权维权服务手册的制作提供支持。与三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签署《共同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备忘录》,建成资源共享、工作交流对接机制,为种业企业及南繁基地提供全周期、全领域种业科技创新司法保护。

  “随着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进入倒计时,更多育种单位和企业将进入南繁基地,种业司法保护工作也将迎来新的挑战。”三亚市城郊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三亚城郊检察院将紧紧围绕“向种图强”战略目标,强化各部门间协作,持续加强南繁种业司法保护工作机制,努力为种业振兴营造良好的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为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原文链接:http://www.hnzhengfa.gov.cn/news/jianchadongtai/show-6522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