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艰苦卓绝的全民族抗战史上,英雄城南昌留下了一处处镌刻着岁月沧桑的历史印迹。今年以来,南昌市检察机关深入开展“守护文化瑰宝”主题公益诉讼江西行活动,加强抗战文物检察保护,让承载着民族记忆的抗战文物发出更深远的“无声证言”,让山河铭记、让历史铭记。 恢复革命旧址周边历史风貌 南昌市西湖区东书院街区现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多处历史遗迹,其中,一株千年银杏更是当地历史的“活记忆”。街区的革命历史、书院文化与自然生态相得益彰,见证了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挥师东进开辟华中敌后抗日战场这一重要历史事件。 此前,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检察院调查发现,在该街区中心位置的一处废旧停车场,不仅妨碍了千年银杏的生长,还与街区整体历史风貌格格不入。 今年4月,经南昌市、西湖区两级人大常委会机关和检察机关现场调研,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检察院围绕旧址保护召开检察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文保专家、居民代表以及相关单位代表参加。 “街区堪称一座‘活的历史博物馆’。”“在现有单体文物保护基础上,还应当恢复和保护街区历史风貌。”“以古树名木保护为切入点,于法有据、有法可依。”通过听证,各方达成了保护共识。 听证会后,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检察院制发检察建议,推动相关单位拆除该停车场、恢复古树生长环境。在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目前正在原址打造与街区风貌协调的城市口袋公园。 南昌现存多个日寇暴行遗址,均已确定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 今年以来,南昌市检察机关通过查阅历史档案、咨询专家学者、寻访周边居民等方式,对辖区内11处抗战相关遗址开展逐一排查。 安义县人民检察院、南昌县人民检察院、南昌高新区人民检察院重点对遗址保护不够到位、史料介绍不够完善等问题启动监督程序,通过向属地人大常委会报告、协调相关单位联动,推动问题整改,织密辖区抗战文物保护网。 系统保护故居文物 位于南昌市青云谱区的某故居,是全国法治文化教育基地、江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江西省革命文物。该故居所在村落完整保存着8幢明末清初时期的古建筑,是兼具典型赣派建筑特色与隐逸文化内涵的传统村落。 南昌市人民检察院、南昌市青云谱区人民检察院开展调查时发现,近年来故居内增陈了判决书手稿等20余件珍贵实物,存在受潮、破损风险。 “此处抗战文物保护涉及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和传统村落保护等多种情形,需要推动形成保护合力。”两级检察机关开展线索研判时指出。 南昌市人民检察院指导南昌市青云谱区人民检察院以公益诉讼立案,组织相关单位召开听证会、磋商会、制发检察建议。相关单位积极开展可移动文物申报,完善故居展陈设施,修复保护错落的古建筑,并建立文物风险隐患定期排查机制,系统保护故居文物。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抗战印迹不仅是故旧砖石,更是凝结着历史记忆、承载着民族精神的鲜活载体。南昌市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为笔,让这些无声的历史见证者以更深刻的印迹向后辈诉说历史真相,让抗战精神代代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