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害人害己,而“二次酒驾”更是对法律权威的公然挑衅。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的小刘法官,近期审理了一则屡教不改的酒后驾驶,深入剖析侥幸举杯背后所隐藏的沉重代价。
基本案情
李某曾于2023年4月5日因酒后驾驶机动车被交管部门处以1500元罚款及驾驶证暂扣6个月的行政处罚。然而,时隔不到一年,2024年3月1日晚9时,李某再次因酒驾被警方查获,当时其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55mg/100ml。面对询问,李某承认当晚在一家餐馆饮用了一小瓶二锅头,饭后驾车返回住所途中被交警拦截。鉴于其此前的酒驾记录,交警部门依法对李某作出了行政拘留10天、吊销驾驶证并处以2000元罚款的处罚决定。李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此次行政处罚决定。
丰台法院审理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对交管部门提供的证据进行了全面审查,包括前后两次的行政处罚决定书、酒精测试结果、询问笔录及行政处罚告知笔录等。交管部门在作出处罚决定的过程中,充分履行了告知、审批和送达等法定程序,保障了李某陈述和申辩的权利,程序正当无误。结合在案证据及李某的当庭陈述,法院最终确认其二次酒驾的违法事实,并驳回其诉讼请求。案件宣判后,双方均未提出上诉,判决现已生效。
丰台法院法官提示
违反法律法规的后果不仅对个人的自由和经济状况产生重大影响,还可能导致以下“隐形代价”:社会信誉受损:酒驾行为一旦被曝光,可能会损害个人的社会形象,影响与家人、朋友、同事的关系,甚至影响职业发展。经济负担增加:除了法律规定的罚款外,如果酒驾导致交通事故,还可能需要承担对方的医疗费用、财产损失等赔偿责任,保险费率也可能因此上升。就业机会受限:某些行业或职位对背景有严格要求,酒驾记录可能为将来就业蒙上一层阴影。心理健康问题:酒驾被抓后,当事人可能会感到羞愧、焦虑或抑郁,长期的心理压力对个人健康不利。家庭关系紧张:酒驾行为可能给家庭带来负面影响,如夫妻关系恶化、子女教育受影响等。影响未来出行:吊销驾驶证意味着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合法驾驶,这可能会影响到日常出行,特别是对于依赖自驾的人来说,生活会变得不便。
酒驾,尤其是二次酒驾,不仅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安全,更是对法律权威的公然挑衅和个人生命安全的极度轻视。每一次酒后的侥幸驾驶,都可能埋下不可预知的隐患。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到,遵守交通法规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生命的尊重,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拒绝酒驾,为自己和他人的幸福生活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