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成海,而流多浑浊,惟抚仙湖最清”,这是徐霞客在其游记中对抚仙湖水质的高度评价。
近年来,澄江市把抚仙湖保护治理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先后开展了土地流转休耕轮作、畜禽养殖退出、生态移民搬迁暨环湖棚改等重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成果,抚仙湖水常年保持优质,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驻足。
今年以来,澄江市纪委监委把抚仙湖保护治理监督纳入清廉云南建设政治监督“护航行动”,并将入湖河道拦污闸口管理专项监督列入《澄江市2025年10项重点任务监督清单》,强化入湖河道监管治理,推动监管责任体系建立完善,切实为抚仙湖水质安全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针对部分沟道闸门水流设置不精准、启闭部件老化等问题,澄江市纪委监委依托“1+1+N”监督机制,整合“室组”人员力量,联动人大、政协贯通监督及水利局、抚管局等职能部门监管力量,组建专项监督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直插一线方式,实地查看、个别访谈、翻阅台账,同步延伸检查截污治污等情况。梳理形成《问题清单》,以派单方式“点对点”监督整改,共发现河道清理不及时、控污治污不精细等问题49个、整改27个,并对工作推进不力17名干部进行批评教育,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人。
问题发现在哪里,监督整改就跟进到哪里。澄江市纪委监委督促市水利局制定《抚仙湖沿湖重点入湖河道闸门管理方案》,梳理抚仙湖北岸沿线重点监管闸门50道,压实“市政府—水利局—镇(街道)—村(社区)四级闸门管理负责人”55名,确保任务安排清清楚楚,责任落实明明白白。
在规范监管运行基础上,纪委监委重点盯风险防控、盯机制落实,不定期对《澄江市抚仙湖流域汛期雨水防控响应机制》执行情况进行抽查,推动汛期防控实现区域化管理、联动化运行、系统化调度。据统计,拦蓄带3座泵站共拦截初期雨水36.21万方,抽提调蓄带存水80.37万方,为抚仙湖保护筑牢“第一道防线”。
“走在澄江市抚仙湖沿岸的时光栈道上,河道干净整洁,清澈的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花香混着湖水的清冽气息扑面而来,真是太舒服啦!”一名游客感慨。(李继昇 溥翼迪 || 责任编辑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