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钱我等了八年,终于有着落了,感谢你们!”近日,丰城市人民法院执行局收到了一封来自熊某某的感谢信。这背后有一个联动破解执行难题的故事。 “一案一策” 2017年,熊某某与陈某因某超市租赁合同纠纷诉至法院。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丰城市人民法院穷尽查控手段,但是被执行人陈某及其超市名下银行账户余额为零,在车管、房管等部门无财产登记。执行法官实地调查发现,陈某早已外出务工、去向不明,其经营的超市已停业关闭。 之后,执行法官联系到陈某父母,试图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但未见成效。因陈某名下确无财产,且无法联系到其本人,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今年7月,丰城市召开“提升群众满意度·终本清仓”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将陈年积案化解列为法院执行工作重点任务。之后,丰城市人民法院对历年终本案件进行“一案一策”精准梳理,依托党委领导下的执行联动机制,与陈某户籍所在地乡镇党委、村委会建立协同攻坚小组。 “善意执行” 执行法官发挥乡镇、村委会干部“人熟、地熟”的优势,一起上门向陈某父母释法说理:一方面,向其阐明当前丰城市对执行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拒不履行还款义务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向他们传递“善意执行”的理念,引导他们协助法院化解纠纷。陈某父母深受触动,主动联系儿子陈某,劝导其积极履行还款义务。 在陈某从外地返乡后,丰城市人民法院联合乡镇组织双方当事人开展“圆桌调解”。在调解过程中,陈某坦言,因子女罹患重病需高额医疗费,经济确有困难,并非恶意逃避还款。申请执行人熊某某了解这一实情后,自愿放弃部分款项。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协议签署当天,陈某支付50%款项,剩余50%款项于2025年年底前付清。 这起尘封八年的积案得到实质性化解后,熊某某向法院送来感谢信:“本以为这笔钱再也拿不回来了,多亏了执行法官和乡镇干部帮忙。” |